基金港股持仓比例创新高,什么信号?

港股迎来新春开市,科技和红利两大策略仍是市场配置主线。

根据基金的2024年四季报披露,2024年末主动偏股型基金中,港股仓位大幅提升,配置占比14.3%,已达到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国泰君安研究表明,其中港股TMT科技龙头加仓幅度居前,尤其是小米、腾讯、中芯国际等加仓幅度居前。

春节之后,港股市场投资逻辑将如何演绎?

基金港股仓位创历史新高

主动偏股型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创下了2015年以来的历史新高。

国泰君安研究表明,2024第四季度主动偏股型基金港股配置占比14.3%,环比增长1.9%,主动偏股基金在港股仓位大幅提升,配置比例达到2015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水平。

            基金港股持仓比例创新高,什么信号?

其中,港股TMT科技龙头加仓幅度居前,主动基金大幅加仓港股科技巨头,小米、腾讯和中芯国际等加仓幅度居前,而美团、快手有所减配。

从行业来看,2024第四季度港股配置比例上升较大的一级行业为:电子+7.87%、汽车+2.24%、轻工制造+0.89%、银行+0.79%、电力设备+0.78%。

配置比例下降较大的一级行业为:传媒-2.57%、社会服务-2.34%、医药生物-1.78%、有色金属-1.76%、公用事业-1.57%。

短期市场如何演绎?

尽管对港股的长周期担忧不断,市场情绪时有波动,不过港股的估值水平仍有优势。

广发策略团队研究认为,当前两地上市标的数量占港股总数5.7%,但市值占港股总市值超50%。因此大方向上,港股分子端跟随内地基本面,分母端跟随美债利率,过去一年的上涨是对此前3年戴维斯双杀的扭转,但进一步向上突破还需要更多信息支持。恒生指数股债差回到过去3年均值位置,可以理解为,当前对宏观前景的定价是一个相对中性的水平。

回顾过去两年,虽然去年全年指数涨幅并不低。但最终几次上涨的持续性都不强,不管是因为政策增量不及预期,还是诸如监管表态降温等等,多少有点“续不上劲”的无奈。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当情绪再度回落,再要重新调动就必然需要更大的激励。

因此,广发策略团队认为2025年1—2月的港股较难突破震荡区间。原因在于,在整体政策定调不弱的情况下,市场对政策的细节和落地要求会更高,这需要等到3月之后加以验证。与此同时,相比于A股,港股没有1月的财报有条件强制披露,“困境反转”逻辑也相对更弱。

广发策略团队在报告中表示,美国经济表现对中国市场的影响难以确定,但从内需来看基本面位置较2023年末更为安全,分歧在于市场“以价换量”式企稳,能否抵抗“远期的焦虑”。从当前估值横向比较来看,港股主要指数估值仍不贵,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市盈率分别处于过去10年17.4%(10.0倍)、10.4%分位(22.2倍)。

校对:王蔚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en/post/1211961.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Previous 9 hours ago
Next 3 hours ago

相关推荐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