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江聃
2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最新数据显示,春节假期8天,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同比增长5.9%;总花费6770.02亿元,同比增长7.0%。国内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创新高。同日,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5%。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表示,“一路生花”的春节假日奠定了全年旅游经济高开高走的市场基础,有力提振了旅游强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国内出游人次和总花费创新高
继2024年春节国内出游人次和总花费(按可比口径)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之后,2025年春节假期,两项数据继续稳步增加,创下新高。
戴斌表示,阖家团圆和亲情守护一直都是春节假期永恒的主题。在鼓励性政策支持下,部分职工通过拼假方式形成了11天的长假,团圆旅游两相宜。为期8天的春节假期从1月28日(除夕)开始,而客流高峰则提前了整整一周。受游客提前出行影响,假日旅游峰值前移。中远程游客从正月初三陆续返程,但是二次出游、错峰出游延续了假日旅游的热度。
国家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印证了旅游服务消费持续较快增长。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旅游相关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5%,其中,休闲观光活动、公园景区服务、游乐园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1.9%、59.5%、14.1%;民宿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6%。
值得一提的是,据相关统计,假日期间,农村居民出游人数为1.23亿人次,人均出游0.27次,同比增长7.9%,增速快于全国整体水平。
文旅深融合“添香”年味
2025年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
春节申遗添喜庆,文旅融合年味浓。在文化和旅游部组织开展“欢欢喜喜过大年”春节主题活动统筹下,各地深挖春节“非遗”文化内涵,策划举办庙会、醒狮、英歌舞、龙舞、板凳花灯龙等年俗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和游客。文艺演出丰富多彩,戏曲、曲艺等传统节目备受欢迎。在入境旅游市场稳步走高的背景下,新春灯会、非遗展示、戏曲演出等成为外国游客体验中国春节的重要内容。
此外,博物馆过大年成为热门选择,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三星堆博物馆等客流保持高位,打卡特色展览成为民众过年的新风尚。
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显示,春节期间,文化艺术服务销售收入同比增长66.3%。其中,文艺创作与表演服务、艺术表演场馆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83.9%、65.9%。
戴斌表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外订好酒店、民宿、年夜饭,陪父母和孩子在目的地城市和乡村,体验当地文化遗产,享受文化娱乐活动。春节假日第一和第二天,全国国内出游人数分别为7758.31万人次、8802.75万人次,意味着5.51%的国人选择了除夕当日出游,5.94%的人选择了正月初一出游。
创新提质 “焕新”体验
旅游消费开门红离不开产品供给创新和服务质量再提升。春节假期,多地消费场景推陈出新,陕西西安《夜谭·白鹿原》山谷光影秀呈现震撼视听效果,湖南浏阳“烟火浏宿中国年”活动将多媒体与烟花表演相互融合。多地举办AI主题科技庙会,多个景区实现AI导览、拥堵预警等功能,为游客带来全新体验。
与此同时,一些地区开放具备条件的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缓解假日停车压力,在重点景区、交通枢纽设置志愿服务点,为游客提供免费咨询、赠送新年礼物,贴心暖心服务等举措广受称赞。
在戴斌看来,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有游客能够切身感受到的开放、包容、共享、真诚、善意和温暖。更多党政机关和公共空间的免费开放让“以人民为中心”的旅游发展理念变得可触可感。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en/post/121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