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以后,节日的气氛渐渐淡下来,周而复始(从元日至元宵之间的这段日子被称为春节)
原来元宵节不放假的原因就在这里,这也是历史进步的一个具体结果。
市井五千年:四邻八坊关于历史、趣味、文化、旅游的奇幻故事,涵盖五千年。
农历正月初十过去了,元宵节是即将到来的重大春节节日。据历史考证,元宵节始于西汉,在随后的各大一统朝代都被列为中国最重要的民间节日之一,一直延续至今。
从对节日的重视程度来说,虽然不同朝代程度不同,但基本上都是放假的:从汉朝的一天到唐朝的三天,宋朝的五天,甚至明朝的十天(清朝的三天)!在古代大一统的国家里,只有元朝“依附”我们,那是“无假放”!
不过看完此文后,相信你就会明白,为何今天的元宵节“不再放假”,真的不是因为假日办“不好安排”。
元宵节也是封建礼教下特有的“传统情人节”,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自我国西汉确立元宵节以来,“燃灯”的(xi)俗在汉代开始滋长,随后成为“吃元宵,看花灯”的全民狂欢。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我国妇女一直被提倡“守前门,守二门”,但只有在元宵节,才允许妇女外出夜游。这一天,政府还将解除宵禁,允许民众“彻夜狂欢”。元宵节已经成为一个彻底的社会节日。
在女人的婚姻全靠父母媒妁之言的古代,元宵节成了女人唯一可以“自由恋爱”的日子。虽然后来她会通过媒人的话结婚,但毕竟认识了“一年一夜”,以至于直到结婚典礼,她都不知道公婆是个什么样的人。基于这一(xi)俗,元宵节成了中国最正宗、最古老的“情人节”。
与其他节日相比,元宵节是唯一真正的“全民社交”节日
今年除夕,月亮和灯依旧。
自古以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所有的节日都是围绕着家庭活动的吗:除夕和中秋节家庭团聚,正月走亲访友,清明节和重阳节祭祖,端午节过江等等。人们的活动圈子其实很小,只有元宵节才充满社会意义。元宵节灯笼只是社交活动的载体。人们真正在意的,往往是灯笼旁边的“他(她)”。
这样独特的社会需求,导致了元宵节千百年来的“生生不息”。作为一年四季唯一的社会狂欢节日,古代谁不向往这样的一天?正因如此,在古代,很多文学作品在描写男女爱情时,往往从元宵节开始画墨:今年元宵节,月与灯依旧;去年没人看见的时候,眼泪打湿了我的衬衫袖子(欧阳修)。
同样的男女年会,元宵节显然比七夕节更纯洁美好,七夕节的爱情是悲壮的。谁会向往牛郎织女“鹊桥会”的悲情?
元朝与民国的“元宵闹剧”并无影响过民间对这节日的热忱
时至今日,袁世凯的举动是否有些“滑稽”?
元宵节与“宵远”谐音,自然不受元朝统治者的欢迎。忽必烈在统一中国后,曾公开表示要“接受汉文化”,禁止这个节日也不好,只好以“建国之初,百废待兴”为由,禁止元宵节。即便如此,元宵节在元代百姓中的热度不减:“穿汉服的比比皆是,六条街的灯在逗孩子笑,长衫是我,也在游人的笑声中。”一首《京都元夕》生动地描绘了元代元宵节的盛况。
民国时期也没有元宵节假期,建国时元宵节的日子“农历正月十五”改为新历1月15日。有一段时间,元宵节跑到除夕前,人们一
>有了自由恋爱,人们就不再期待元宵节相会了自西汉至清末,为我国封建礼教“全面覆盖”的时期,由于礼教制约,人们才会如此渴求一年一度的元宵假期。古时交通不便,而大型灯会只在大城市里面,没有假期的话,周围小镇及乡间的男女就会难以按时赴约。迈入民国时期后,我国民心已开始“开化”,自由的男女恋爱逐渐普及了起来。没了皇帝没了礼教束缚,一年一度的元宵夜“开禁”也就不复存在,任何一个日子、任意一个夜晚都可以是男女间相会的时间。这时候起,元宵节就只剩下“元宵”与花灯,花灯对面的那个“她(他)”就不再是“一年一见”了。在这样的时代变迁背景下,元宵节原本特有的“社交”属性已被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是否必须放假,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与此同时,由于元宵节并非一个以家庭活动为中心的节日,各类庆典活动又都在晚上进行,因此工作与过节就不存在太大冲突,在假期数量“紧缺”的今天,牺牲掉元宵假期也就成了无奈的“合理之举”(尽管我还是认为,假日当多多益善)。历史的进步淘汰了元宵节的社交属性,今日的“社交”早已遍布空气中的每一角落元宵灯会一直是孩子们的玩乐天堂假如“很有必要”地恢复元宵假期,前提是“取缔掉当今无所不在的社交方式”,估计没有一个人会同意。既然元宵节的社交特性已不再,何况花灯尚在、元宵照吃,我们就没必要再纠结“元宵节是否放假”了。正月初十后,春运任务刚步入尾声,再来一波运输高峰的话,让相关工作人员何日方能歇息呢?人家也是有家、也是需要团圆的。虽然没有假期,近年来我国的每一度元宵佳节其实也是盛况空前,“政府搭台、民间参与”的节日氛围从来就没因是否存在假期消退过。大人们不再需要元宵节的社交属性,但小孩们就不然了:如此热闹璀璨的花灯会、简直就成了孩子们的玩乐天堂!有人说没了“灯火阑珊处的那人”,元宵节就只剩下一个空架子,难道孩子们的欢乐,就不能成为元宵节的“新灵魂”吗?事实上,自晚清及民国开始,元宵节就已逐渐演变为一个儿童节日鱼戏游龙,曾是专属孩子们的欢乐我国著名画家黄永玉曾绘制了一幅《新会鱼灯》(为人民大会堂所收藏),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黄永玉说:“我一辈子见过很多灯,但新会的鱼灯是最漂亮的”,早在几十年前,新会一带的孩子们每逢元宵期间就会拎着鱼灯在巷子里追逐、嬉戏,并在“舞龙”活动中穿梭其间。“灯火闪烁,鱼戏游龙”,这就是属于孩子们的欢乐时光。新会鱼灯,只是欢乐孩子们的一个缩影,在元宵节的历史上,“耍龙灯、挑灯笼、放天灯”等许多花灯(xi)俗,无不吸引着欢呼雀跃的儿童们。唐贞观时期开始,孩子们入学的第一个仪式就叫“开灯”,自那时候起,将事先做好的花灯带到学校去,就成了属于孩子们的一种元宵(xi)俗,鱼灯、龙灯等只是该(xi)俗下的演变形式而已。既然大人们从社交属性上已不再需要元宵节,就让这个节日去延续孩子们的欢乐又有何不可?所有民俗节日都具有历史属性,从来都不存在一成不变的节日其实元宵节一直都存有“儿童”特性我国幅员广大、(xi)俗繁多,各种节日都是在相关的历史事件中演变而成的;比如元宵节的设立,就是因为汉文帝纪念“平吕后”而为,汉武帝则在这基础上加上了祭天仪式,汉明帝时期才有了燃灯(xi)俗。其后的“猜灯谜、作灯联”等,都是在历史事件中逐步演变而来,没有哪一个民俗节日是“一开始如何,日后都会如何”,包括我们现在还没过完的春节。在新中国成立的初期,我们同样没有什么节假日,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有东西不也一一回归了?这就是节日的历史属性。处在一个好的历史年代比什么都强,在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我相信节假日只会朝着越来越丰富的方向发展,与其去纠结为何“元宵节不放假”,不如先将自己的日子过好;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自然就会“天天都是假期”我还是别说下去了,谁来拿一盘水将我浇醒?毕竟大年初十已是工作日了!“坊间五千年”将坚持内容100%原创(部分图片来源网络,若存疑义联系即删),持续为大家输出选题丰富的原创文章。本号文字均亲自码出,观点为个人见解,绝无任何映射行为,欢迎订阅转发及评论!
2022年元宵节放假安排时间表最新 2022年2月15日元宵节学校放不放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en/post/49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