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的意思 修身养德做君子
■读统编语文 传统文化五年级第一册五年级第一册收录的格言隽语相当丰富。第二单元的学(xi)目标之一是提高阅读速度。这个单元之后的“日积月累”收录了四首诗中的名句。第一句是晋代诗人陶渊明《杂诗》的名句:“盛年不重来,一天难再晨。及时鼓励,岁月不待人。第二条《满江红》出自宋代爱国将领岳飞:“不要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伤。第三条来自宋代理学家朱的《劝学诗偶成》:“青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时间不能轻。最后一句是毛主席的名句《满江红与郭沫若同志》:“多少事情,从来都是急,天地转,时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这组著名诗句的共同主题是劝诫人们珍惜美好时光,不要浪费时间,否则他们会后悔的。这一主题也是对单位学(xi)目标的呼应和拓展。五年级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舔犊之情,收录了古代家训或奏疏的四条格言。三国诸葛亮五十四岁时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节俭以养德,不淡泊无志,不静以致远”,旨在教儿子按照君子的标准修身养性,淡泊名利,远离喧嚣。唐代著名大臣魏征写给唐太宗李世民的奏疏《劝太宗十思疏》“居安思危,戒奢以节俭”。原文向唐太宗李世民讲述了治国安邦的道理,指出国王不“在舒适的环境中思考危机,戒掉奢侈,节俭”,国家就无法治理。宋代历史学家司马光从节俭到奢侈,从奢侈到节俭,写给他的儿子司马康,教他应该提倡节俭的家庭教训——“节俭”,这意味着人们很容易从节俭的生活转变为奢侈的生活,但很难从奢侈的生活转变为节俭的生活。清代理学家朱用纯的《治家格言》旨在警告孩子们要明白,粮食和面料来之不易,要特别珍惜。除了老臣给年轻君主的建议外,这组格言中的另外三组是父亲给孩子的建议,这反映了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心,这与单位主题高度一致,完美无缝。五年级第八单元的主题是阅读。第24课《古人谈读书》集中收录了孔子、朱、曾国藩关于读书学(xi)的名言。来自《论语》的孔子名言有三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知之也。”(论语·为政)”默而知之,学而不厌,教人不厌。三种格言从不同的角度强调了正确的学(xi)态度和良好的学(xi)(xi)惯的重要性。朱的《训学斋规》是一段关于阅读方法的自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如果你的心不在这里,你就不会仔细看。你的心和眼睛既不专一,也不会浪漫地阅读。你永远记不住,也记不住很久。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到了,眼口不到吗?“这段话讲述了朱自己的阅读经历,揭示了只有集中精力才能过目不忘、过目成念的道理。曾国藩家书中关于志向、见识、毅力决定阅读效果的论述:“盖士人读书,首先要有志,第二要有知识,第三要有恒心。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知则知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这三者缺一不可。“强调志向在阅读和学(xi)中的主导作用。第25课冰心的文章,暗引一句熟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揭示了阅读和实践不能偏离的真理。这个单元的“日积月累”包含了朱的《读书有感》(第二首),其中第一首是《问渠如此清晰,以至于它来自活水的源头》。比喻理论创新离不开对前人研究成果的系统研究,也是一种广为流传的阅读格言。五年级下册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日积月累”集中收录了五条格言,都来自古代典籍。“君子比义,恶棍比利”来自《论语·里仁》,意思是君子和恶棍的价值取向不同。道德高尚的人只需要知道正义,而普通人应该受益;因为绅士重视道德,恶棍重视利益。“君子坦荡,小人长戚戚”来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开阔;小人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孟子公孙丑上》第六章出自“同情心,仁之端”,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始。这段话的原文是:“慈悲之心,仁之端;羞恶之心,义之端;辞让之心,礼之端;是非之心,智之端。“孟子主张性善论,认为每个人都有仁、义、礼、智。这四种好品质的萌芽,只要细心呵护,促进其健康成长,就能实现事业,稳定世界,否则连服务父母的至少责任都承担不起。“多行不义,必自杀”来自《左传·郑伯克段于燕》,这意味着如果你做了太多违背仁义道德的事情,你将不可避免地被自己的恶行所伤害,导致失败。“如果一个人感到羞耻,他可以做任何事”来自朱子和他的弟子问答汇编的《朱子语言》,这意味着“一个懂得羞耻的人可以主动拒绝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而不是肆无忌惮。这些格言从正反两个方面警告我们,一个有抱负、有追求的人,必须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作者为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教授)2020年7月23日第5版《中国教育报》
君子修身养德的条件 君子静修身养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en/post/65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