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坐落在太湖之畔,约400户农家散落在青山怀抱中,处处粉墙黛瓦、小桥流水。
2012年,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城乡规划学院城乡规划系的教师彭锐及其团队来到树山村,村里的景物风貌深深地打动了他,也让他下定决心帮助村里改善村居环境。
随后,彭锐及其团队扎根树山村,出谋划策,开启了“陪伴式乡建”,从文化、产业、旅游等多个角度对树山村进行了二次挖掘,还以当地年兽石像为原型研发了“树山守”系列文创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走进树山村的一座座民宿,院墙边,翠竹林立;院子里,花草错落有致,室内井然有序。
树山村民宿“兰兮小筑”的老板俞慧说:“民宿规划设计时,彭锐和他的团队给了我很大支持,树山村里的每一家民宿都可以说是‘私人订制’,各有特色,很多游客慕名来‘打卡’。”
除了做好乡村发展整体规划,彭锐团队还借助高校资源和平台优势,在树山村创建了“乡村双创中心”,通过“乡创+文创”模式,组织策划各类活动,大大提升了树山村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如今,树山村从昔日的偏远山村成长为苏州西部地区知名的度假目的地之一。2022年游客人数超102万人次,旅游收入约1.51亿元。通过农文旅融合,村里展现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生动局面。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4月7日拍摄的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4月6日拍摄的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7日,采茶工在树山村的茶园里采茶(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这是4月7日拍摄的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彭锐在观景平台远眺树山村。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在树山村乡村双创中心,彭锐(左)为前来咨(zi)询的客户介绍树山村基本情况。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彭锐(左)和助手在树山村走访调研。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彭锐行走在树山村的木栈道上。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彭锐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与其团队走访村民宅院,规划下一步设计。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4月6日,彭锐(中)和团队成员在树山村里开会,策划树山村即将举行的活动。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彭锐在介绍文创产品“树山守”。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彭锐在介绍文创产品“树山守”。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4月6日,在树山村乡村双创中心,彭锐介绍文创产品“树山守”。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在树山村里的民宿“兰兮小筑”,彭锐(右)和老板俞慧聊天交流。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4月6日,游客在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树山村的民宿“兰兮小筑”内喝茶休息。 新华社记者 柳文惠 摄
4月6日,彭锐(右)在树山村观景平台为一位游客拍照留念。 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来源: 新华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127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