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城市GDP排行,北上广深苏等自不用说,顶着“万亿俱乐部城市”的光环一路狂飙。
然而,中国还有更多地方,不是一线城市,不是省会城市,不是经济特区,不是计划单列市,只是普通地级市,但它们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它们如今有点低调,但曾一身荣光。
它们开始逐渐出圈,成为诗与远方。
它们被严重低估了,一样举世无双。
它们GDP不一定很强,但博物馆真的“泰酷辣”!
注意:⚠️⚠️⚠️前方高能!
淄博除了烧烤,还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洛阳除了汉服,还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荆州除了三国,还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大同除了古城,还有国家一级博物馆!
地方博物馆推荐
01 临淄齐文化博物馆曾经的超级大都市
2500多年前,山东半岛出现一个超级大都市。《战国策》载,此城中有人家7万户,若一户5口,则人数已达30余万;此城十分富庶,人们生活殷实,娱乐活动层出不穷,鼓瑟、吹竽、击筑、弹琴、斗鸡、走犬、六博、蹴鞠……无衣食之虞,有各种好玩的;街市车辆往来不绝,以致相互碰撞;行人摩肩接踵,“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这个被描绘得繁华异常的城市就是临淄,它是东方超级大国齐国的首都。
齐文化博物馆用藏品展勾勒了一个丰富而完整的齐国都城。博物馆始建于1985年,在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文物陈列馆的基础上改建而成,外形借鉴齐国故城大城与小城相互衔接的独特结构,再以青砖垒砌且四周无窗,颇似一座缩小版古城,有人称之为“中国十大异型博物馆”之一。
齐文化博物馆有一个展厅,那里放映一部描述“稷下学宫”的电影。稷下学宫,地点在齐都临淄西南门,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之地,先后到此的知名学者达数千人,其中不乏孟子、荀子这样的大家,他们在此辩论争鸣、著书立说,使临淄成为战国时期文化中心。如今稷下学宫旧址已被良田覆盖,先生们的身影也只能在齐文化博物馆中依稀见到,他们就像这座博物馆一样,已成为解读齐文化、探究齐国历史的必经之途。
02 邯郸市博物馆讲述燕赵的慷慨悲歌
邯郸作为地名,最早出现于古本《竹书纪年》。书中说,纣王子辛曾在邯郸建造“离宫别馆”,这意味着这一古老地名已被使用了三千多年之久。在邯郸的时间轴上,是一串古老的记忆,八千年前的磁山文化、三千年前的早商文明、东周两汉高潮迭起的赵文化,都独领风骚。
这个地处晋冀鲁豫四省交界的城市,一度处于中原农业文明与北方游牧文明的过渡带,如史学家许倬云先生所说,这样的地理位置必然成为战争高发区,这一点在魏晋南北朝的乱世表现得淋漓尽致。战争是历史的暗面,但它又推动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如今,邯郸早已被裹挟在现代文明的喧嚣中,但信步街头,仍可寻得往日依稀的风华。位居市中心的邯郸市博物馆,不仅收藏了这座城市的记忆,更保存了它慷慨悲歌、雍容宏阔的精神世界。安卧在这个城市最繁华的地方,严肃、沉默,像一个标本,也像一则寓言。
03 武威市博物馆河西地区华夏文明传奇史
在两千多年前,有一件事值得大书特书:汉武帝派大将霍去病直入河西、大破匈奴,并开始在这片辽阔的走廊状疆土上设置郡县、行使主权。史称“河西四郡”之首的武威正由此得名。
对中原而言,它是边塞凉州;对西域而言,它是汉地武威。自汉武帝以来的两千多年里,建制虽数度更迭,华夏文明的传播和交融却不曾断绝,使其成为河西走廊上除敦煌外另一极文化中心。走进武威市博物馆,能感应到的,不仅是一匹铜奔马和一曲凉州词,更是一部河西地区华夏文明的传奇史。
任何一个到过武威的人都会感到惊讶:在这个素以武功闻名的城市,原来还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历经两千年的变迁和洗礼,来自中原的汉文化传统不仅在河西走廊上扎下根来,而且在这异域和边关焕发出异彩,成为深厚华夏文明血脉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969年出土于武威的东汉青铜器“马踏飞燕”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83年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除了铜奔马,甘肃省博还有一匹马:1973年出土于嘉峪关的《驿使图》画像砖,它后来成为“中国邮政”标志。这两匹马都是甘肃省博的镇馆之宝。
往事越千年。2023年的“国际博物馆日”,藏家郑莺燕女士牵着“第三匹马”走进甘肃省博!《铭心:20世纪胸针艺术》将于2023.05.18-08.18正式展出。展品中恰好有一匹印度莫卧儿帝国时期的“马”。莫卧儿帝国依靠马匹交易成为当时最富有的国家。那时正是中国明朝,也是贸易发达、富有繁荣的历史时期。
甘肃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历史上曾是中国最大的外贸关口。如今,“三匹马”齐聚甘肃,可谓“双向奔赴,中西对话”。
04 蚌埠市博物馆闪耀淮河文明之光
作为地名,蚌埠大约出现于北宋,当时是一个小小渔村渡口;南宋时,不满足一个渔村的规模,扩大为“蚌埠店”;明代版图上,被称作“蚌埠集”,属凤阳府,那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老家。1947年1月1日,蚌埠成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正如黄河、长江见证了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悠久历史一样,淮河也见证了一片广袤沃土的灿烂文明。蚌埠市博物馆作为淮河文明的缩影,坐落于城市一角,俨然一位隐者。从新石器时代到清末的帝国黄昏,淮河两岸的故事,如岸上堆积的泥层,丰厚而充满层次感。蚌埠,这颗淮河岸边的明珠,在自己的博物馆里讲述淮河文明的故事……
民谚说,“江淮熟,天下足”,“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见淮河流域的富庶与秀美。中游的蚌埠更是如此。据说上世纪70年代,柬埔寨的西哈努克亲王经过蚌埠,问这里是什么地方,翻译说:“珍珠城。”若说蚌埠是淮河上的珍珠,那蚌埠市博物馆可算作蚌埠的珍珠,它为这片美好的土地保留了珍贵的记忆。
05 荆州博物馆养在深闺里的楚凤凰
长期以来,荆州不为多数人所关注——仿佛只是三峡游线上一个停靠点或是“三国”系列的一个点。而法国旅游团队到了荆州,停留时间总比别国要长一些。据说因为法国有一本介绍中国的专著,一整章专门说荆州——是什么使得他们对这青眼有加?
荆州,楚文化发源地。上承中原,下纳蛮夷,在灿烂的华夏文明中独放异彩,影响之广,几乎难有其他区域文化能出其右,荆州博物馆是这部煌煌楚文化的缩影。超过13万件的馆藏,记录下了楚文化的雪泥鸿爪。
历经数千载风雨沧桑,“荆州”这两个字所蕴涵的,已不只是一个简单符号——倘若了解这其中历史,就会知晓:13万件珍贵文物的上面,所汇聚凝结的瑰丽灿烂、绝世无双的“楚文化”的精魂,才是荆州博物馆真正的“镇馆之宝”。
06 固原博物馆不同人群写就的历史
固原这个名字会让许多不熟悉大西北的人颇感陌生。倒是提起“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的主席名句,以及有着国家级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双重身份的“西海固”让人印象很深,西海固的“固”就是固原,六盘山就是它身旁重要的东西交通的隘口。
这座西北小城拥有宁夏地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固原博物馆让我们窥见这片古老之地的不平凡经历。今日地处偏远的固原,曾是扼守丝路的咽喉要冲,从秦皇汉武到成吉思汗,从戎、狄、匈奴到明将清军,太多人群轮番登上舞台,留下种种印记。
六盘山地区长期扮演着国家边界的角色,戎、匈奴、突厥、鲜卑、吐蕃、党项、蒙古这些北方少数民族纷纷在这里留下不同痕迹。馆里的文物,见证着这些民族之间或这些民族和“汉人”之间的战争、交往与融合。博物馆大楼是固原古城里最端庄、宏伟的建筑,古色古香的意蕴里有着藏大宝而不露的气度。
07 洛阳博物馆珍藏13个王朝的历史记忆
从洛阳偃师到涧河东岸,40公里长的范围内分布着夏代都城、偃师商城、东周王城、汉魏故城、隋唐东都城五大都城遗址。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13个王朝以此为都,97位帝王在这里演绎了人生悲欢。作为历史上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重要核心区之一,洛阳曾是多少英雄豪杰梦寐向往的舞台。
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和是非功过都成了过眼云烟,众多记忆凝聚成以河洛文化为主体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夏、商、两周和两汉文物,静静伫立在洛阳博物馆的展柜中。河洛地区从来不乏人类文明各阶段的脚步,洛阳更是作为13个王朝之都历尽繁华。
司马光曾在《过故洛阳城二首》中感叹说:“烟愁雨啸奈华生,宫阙簪裾旧帝京。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几千年来,洛阳几度兴废,阅尽人世沧桑。曾经富丽堂皇的宫阙殿宇、园囿倚错的亭台楼阁、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以及簪佩叮当的霓裳红裙,早已随着时光的流失荡然无存。在洛阳博物馆里,珍贵的文物忠实地守护着过去,默默在与我们对视和交流这个旧帝京宫阙簪裾的往事。
08 徐州博物馆梦回风云变幻的大汉
徐州古称彭城,西汉初期经济发达,也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风暴中心,当时楚怀王就以此为都。项羽也曾建都彭城,可见其战略地位之重要。在20世纪80年代建设浪潮中,徐州大地上一些墓葬重新现身。墓葬中奢华的随葬品成了徐州博物馆的宝贝。这个由乾隆1757年南巡时的行宫旧址改建的博物馆,在它的《汉室遗珍》单元里,安守着两汉楚王的秘密。
徐州博物馆以两汉文化为核心,为我们保留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
作为汉代楚国的国都,徐州见证了汉初最强盛的一段时期,也见证了王莽篡汉以及东汉政权的日薄西山。已发掘的十余位楚王的陵墓,虽大都被盗墓者光顾过,但出土文物之盛,国内罕见。饱览汉代文物精华后,步出博物馆,远眺云龙山,能依稀感受到“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的悠然意境——这副对联的作者是乾隆皇帝,所描述的正是徐州博物馆的前身——乾隆行宫。
09 大同市博物馆穿越两千年的时空之旅
北魏皇始三年(398),北魏太祖道武帝拓跋珪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定国号为“魏”,并将国都从盛乐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
大同作为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接壤地,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始,历北魏拓跋鲜卑定都平城,至辽金元及明清,一直是多民族融合的地方。大同市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17万余件,以彰显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边陲重镇文化宗教文化特征而著称,特别是北魏、辽、金三代的精品文物享有盛誉。2020年,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与西安、北京、洛阳等各大古都相比,大同——曾经的北魏古都平城,向为人所忽视。是我们愧对了大同,尤其是它的北魏平城时代。北魏都平城长达97年,与元朝统治中国的时间相当,时间不可谓短。说到北魏,大家经常以“汉化”为其功绩。其实不仅是汉化,在拓跋鲜卑主动融入、接续中原政治文化时,还将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输入其中,使得中华文明在南北分裂大动乱时,有了一次吐故纳新式的发展。欧阳修有很高评价:“幸遭衰乱之极,得奋其力,并争乎中国。”因此,北魏被纳入中原正统王朝的谱系,名列正史。
10 临汾博物馆追溯“最早的中国”
临汾自古被传为唐尧建都之所,还遗留着祭祀尧庙的风俗,“帝尧故里”是令当地人骄傲的称呼。距今约4300年的史前大城套小城;数座重器弥布的墓葬;几片等级如金字塔般陈列的居址……这就是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无论是史籍抑或传说,都曾将4300年前的中国中心指向晋南。那么陶寺就是尧舜之都吗?它就是早期的中国吗?
答案可到临汾博物馆里去寻找。馆藏展品数量多、种类全、价值高,龙盘、鸟盉、铜鉴、侯马盟书以及整体套箱搬迁至馆内的霸国1017号墓葬等国宝级文物皆陈列于此。2020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考古学家苏秉琦在1986年对于“中国”出现的问题提出了重要观点,根据就是陶寺遗址:“仰韶文化与红山文化的交流,迸发出文明‘火花’,而陶寺文化的社会发展阶段比红山文化高,已具备从燕山以北到长江以南广大地域的综合体性质,尧舜禹时期的‘中国’已在晋南形成。而后中国经历了夏、商、周三个王朝,秦统一形成了现在的中国。”
何以中国?这是一个关于中华文明起源的宏大命题。今年“国际博物馆日”,我们特别梳理了《中华遗产》报道过的一些地级市博物馆,希望展示中华文明起源、发展和灿烂成就,彰显博物馆在文明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古文化绝对不是一元或二元,而是多元化分区发展。中原地区也好,江南地区也好;黄河流域也好,长江流域也好,都在各自的长河中流淌出灿烂的文明,最终有扬有弃,交错演化,形成如今中国、中华的模样。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127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