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
中国在纳斯达克上市它深宗背奏雷华的公司有哪些?表现如何?
中华网 2000年7月13日 首家在纳片英助并溶雷氧阻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网站,准座毫封少阻持整早倒前上市当天股价从20美元涨到67美元,创造了超额认购40倍,开盘当日股价就翻两倍的纪录
盛得大互动娱乐公司 2004年5月13号 上市价格每股13美元
网易 2000年6月30号 网易的发行价定为每股15.50美元,虽然该股在首个交易日曾冲到17美元,但盘需失么留满中一度跌至10.75美元,至下午4时收市时,以12.1劳报构代杀65美元的价格书写了网易上市第一天的历史,跌幅高达20%。
搜狐 2000年7月12日 13.03美元开盘,曾经一度下滑至12.60美元,最后报收于13.00美元。
新浪 2000年4月13日 每股定价为17美元,共发强行400万普通股,募集资金认文6800万美元。上市当天开盘价为17.75美元,最高价为29.125美元,最低价为17.75美元,收盘价为20.6875美元。
携程旅行网 2003年12月9日 首日纳市交易,发行价18美元,开盘价24.01美元;截至收盘,其股价较发行价涨15.94美元,涨幅88.56%;较开盘价涨9.93美元,涨幅41.36%,至33.94美元。上市当天就暴涨88.6%,成为纳斯达克市场过去三3年来开盘当日涨幅最高的一只股票
无忧招聘网 2004年9月29日 开盘价18.98美元,报收于21.15美元,涨幅达51.07%,成交量达6,068,355股。该股在首日交易中最高涨至22.9美元。
e龙旅行网 2004年10月28号 发行价为13.5美元,开盘节角处早绍京更命价为22美元,开盘后即一路下跌,最低下探至13.96美元。报收于14.4美元,首日交易涨6.67%,成交量为5,746,614股
Tom Online 2004年3月10号 以15.75美元开盘,共发行8亿股美国预托股票。
空中网 2004年7月9日 发行1000万股,发行价10美元/股。开市后不久就跌破发行价,一度跌至9.75美元。在装行危下沉把套也兵最后收盘时,则以10.10美万宗临甚里笔背雨培元收盘,比发行价略高。
灵通网 2004年3月4日 公司股票以每股19美元高价开盘,当日收于17.47美元。掌上灵通藉此募集资金约为8470万美元。掌布文管渐欢苏级背整构上灵通公司此次以发行存属括顺那西这却限托凭证ADR的形式上市,共裂紧宗损足书发行了515万单位ADR,再加上向某些特定的股东发售的91万单位ADR,共计606万单位。其中每单位ADR代表10股普通股。
百渡 2005年8月5日 招股说明书显示,2003年百度净亏损人民币8883万元,而在2004年已经扭亏为盈,并且有人民币1.2亿元的盈余。在2002年到2004年期间,百度主营业务收入的年均增长幅度达到了惊人的225%.
发行商: 百度公司
股票代码:BIDU
募股类型: 证券交易委员会注册首次公开募股
所募有价证券: 美国存托股票(ADS)
首次公布募股价格范围:19美元至21美元
调整后募股价格范围:23教些主甚再善写片承袁待美元至25美元
最终定价范白书部许围:27美元
首次发行股票数量: 3,699,935股美国存托股票, 初步中点总价为7400万美元
调整后股票发行数量:4,040,402股美国存托股票,调整后中点总价为9700万美元
最终发行股票数量:4,040,402股美国存托股票,总价为1.09亿美元
初次绿鞋:高达512,752股美国存托股票
调整后绿鞋:高达563,822股美国存托股票
交易所/代码:纳斯达克/BIDU
CEO:李彦宏(持股比例:IPO前:25.8%;IPO后:22.9%)
IPO后持股结构:管理层(李彦宏22.9%、CTO刘建国0.9%、CFO王湛生1%、COO朱洪波1%、副总裁梁冬0.4%);
主要股东:(德丰杰25.8%、徐勇7%、Integrity9.7%、Peninsula8.5%、GoogleIPO前2.6%)股东(IDG 4.2%)
公司注册地:开曼群岛
员工人数:750
主要业务:搜索引擎
财年截止日:12月31日
海外上市优缺点、利弊分析
2007年2月9日中证报刊登了中国证监会研究中心祁斌、刘洁、张达的文章《海外交易所竞争我国潜在上市资源情况分析》,其中对我国企业海外上市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现简要摘录如下:海外交易所吸引中国企业上市的主要因素1.上市门槛低,筹资速度快。境外交易所通常上市门槛较低,尤其海外创业板对于中小创新型企业上市条件相当宽松。此外,海外市场股票发行一般采取注册制,申请程序简单、周期短,各国交易所纷纷打出“筹资速度快”这张牌来吸引中国企业。例如,新加坡一般能在4个月内完成审批手续,韩国则为3个月,纳斯达克仅为2个月。此外,海外交易所再融资速度也相当快,如南京鸿国国际控股公司2003年在新加坡上市3个月后,即进行了一次再融资,募集895万新元(约4500万元人民币)。我国有大量质地优良、急需融资的创新型企业尚未达到国内交易所上市要求,或者在需要资金来突破发展瓶颈时却又不得不在审批的通道中排队,这严重制约了其发展进程。在国内市场暂时无法满足其发展需求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创新型企业只好转赴海外资本市场2.市场和投资者相对成熟。海外资本市场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经过长期的市场演进后逐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投资理念,而成熟的机构投资者也更易于理解创新型企业的业务模式。同时,境外已有很多类似创新型企业成功上市的先例。例如,我国的中文搜索引擎公司百度在美国上市前,美国的英文搜索引擎公司Google就已经以其在华尔街耀眼的表现确立了搜索引擎在网络时代的主要地位,因此,百度的盈利模式极易为美国市场所接受,再加上其中国概念,使得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便获得了国际机构投资者空前的追捧。正如百度首席财务官所说:“选择美国上市,是由于没有哪个市场比美国更能理解百度的业务。如果资本市场已有类似的企业,就很容易被投资者接受,选择那样的市场发行,就很容易发出去,股价表现也比较好。3.市场约束机制有助于企业成长海外资本市场对企业尤其是创新型企业有良好的培育机制,通过海外上市,我国企业受到更成熟的国际机构投资者和更规范的市场机制的监督,对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国外资本市场对企业上市后持续的信息披露要求比较高,长期与机构投资者维持良好的关系对于企业再次融资从而实现长期发展比较重要。同时,要想使得上市公司长期获得市场的认可,公司必须在自身管理水平、资金运用效率和企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有实质性的提高。我国大量中小型、创新型企业经过海外资本市场洗礼后脱颖而出,例如,UT斯达康、分众传媒等公司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迅速成长,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蒙牛公司在香港上市后更是具备了与伊利集团分庭抗礼的实力,这与国际资本市场较严格的市场约束机制是密不可分的。4.国际声誉和海外机会企业在海外交易所上市往往会赢得较高声誉,并加入到国内或国际知名公司的行列。同时,海外上市也可以带来丰富的国际合作资源,吸引高质量的投资者来提高企业本身的信誉度,而国际知名度的提升和来自各方面的合作机会为很多企业提供了走向长期发展的契机。因此,品牌效应也是众多企业选择在纳斯达克、纽交所等上市的重要原因。例如,无锡尚德登陆有“富人俱乐部”之称的纽交所之后,其品牌价值大大提升,进而增强了其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中国企业在海外交易所上市遇到的问题1.发行成本较高。我国企业赴境外上市通常要付出比境内更为高昂的成本,主要体现在股票发行价格和发行费用两个方面。由于我国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境内,海外投资者对我国企业不够熟悉,因而企业难以较高的价格发行股票。一般来说,国内首次公开发行的募集资金量比海外市场尤其是海外创业板市场高,首次发行市盈率一般为海外市场的两倍左右 在发行过程的直接成本上,企业在境内上市要远低于海外。企业在海外上市所聘请的承销商一般都是一些实力强、水平高、信誉好的国际性大投资银行,其承销费远远高于国内承销商。而且海外上市企业必须聘请海外有专业资格的公司和人士来担任律师和会计师。因此,即使不考虑其它如市场推广、公关服务顾问以及上市等费用差异的影响,企业在海外上市与在内地上市相比,要付出更高的成本。2.上市后维护成本高。首先,从直接的维护费用来说,企业海外上市后要支付较高的会计师、律师、交易所年费等后续费用。以交易所年费为例,香港对上市公司收取14.5万到119万港元不等的年费,而上海证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元人民币,深圳证券交易所每年只收6000至3万元不等的年费。 其次,对于我国大部分企业而言,海外市场在提供较为完备的约束机制的同时,也具有巨大的语言、文化和法律壁垒。我国一些企业在境外上市后,由于不熟悉海外成熟资本市场的运作方式,与投资者信息沟通不畅,造成后续市场表现不佳,股价不断下挫,难以进行再融资,甚至面临被摘牌的危险。同时,因信息沟通不畅及语言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也使得国外投资者不能充分了解我国企业的投资价值,不利于我国企业建立国际品牌和声誉 再者,我国企业不熟悉境外法律体系,这不仅使企业要付出更高的律师费用,并且会面临种种诉讼风险,如联想美国遭遇“安全门”事件,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反欺诈案,中国人寿、中华网、空中网、网易、中航油、前程无忧网在美国上市遭遇的集体诉讼案……近几年,随着中国企业海外上市的增多,越来越多的跨境争议发生,这无疑增加了企业上市后的维护成本。而境外法规的变动也会给企业带来额外的负担。例如,“萨班斯”法案有关“完善内部控制”条款将使在美上市的大型企业第一年建立内部控制系统的平均成本超过460万美元。有关专家指出,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投入可能会更高,估算下来,44家在美上市的中国公司此项的花费将逼近2亿美元。3.与本土市场的脱节,将对一些海外上市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影响。除去一些主要业务依托于国际市场的企业以外,从长远看,企业赴海外上市,在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资金和成熟市场的培育机制的同时,也会出现与本土资本市场脱节的现象,无法有效地与本土经济体形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合力,将对企业在本土经济体中做大做强产生一些影响。例如,企业在国内上市会吸引更多国内投资者对其了解和关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带来额外的“广告效应”和用户群。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上市后,企业可得到更熟悉该行业或该企业经营状况、盈利模式的国内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投资者也更容易与管理团队沟通并形成外部约束,这为企业进一步贴近中国经济并利用本土资本市场平台发展壮大提供了条件。从历史上看,美国道琼斯指数的30个成份公司均依托于本土资本市场,建立了与本土经济体的良性互动机制,而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级的企业。2006年,工商银行“A+H”的发行模式和海外上市公司的逐步回归,对于未来我们如何有效地利用境内和境外市场来实现我国企业和本土资本市场的同步发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春晖师兄认为,时间成本还不是最关键的,因为境内速度在加快,而如果去境外,红筹上市前国内审核程序也不能忽略。因此,国内IPO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缺乏稳定预期,即对发审委的审核标准没底。按理说,发行部提交发审委审议的企业均是符合发行条件的,但大多数情况下,除了少数“国家队”以外的其它企业对能否审核通过仍然没有底。而审核通过率的忽高忽低剧烈变化更是让所有发行人感觉是在“过山车”。而在境外上市一般没有这个问题,发行人与保荐机构是有稳定预期的,难点不在审核而是在发行。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19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