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解读来了!

【导读】公募基金人士解读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推动“长钱长投”,开启资本市场改革新阶段

中国基金报记者 李树超 方丽 曹雯璟

近日,中央金融办、中国证监会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公募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

1月23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进一步介绍了《方案》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相关工作。

《方案》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定资本市场有何指导意义?对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有何影响?

为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汇添富基金副总经理袁建军,易方达基金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国泰基金总经理助理、量化投资部总监梁杏,平安基金权益投资总监神爱前,方正富邦首席投资官汤戈,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策略研究员夏仕霖等公募人士,详细解读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方案、路径及积极影响。

以下是采访嘉宾金句:

            重磅解读来了!                    重磅解读来了!

袁建军:公募基金行业要从提升投研能力、加大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

            重磅解读来了!

魏凤春:《方案》的全面实施有望使得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公募基金、上市公司等各方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和诉求基础上形成合力,共同完成长期价值创造。

            重磅解读来了!

庞亚平:《方案》将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推动形成“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资本市场生态。

            重磅解读来了!

梁杏: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为长期资金的进一步入市打开通道,有望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活跃度。

            重磅解读来了!

汤戈:《方案》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制度安排,旨在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重磅解读来了!

神爱前:《方案》提及的五大举措均聚焦底层机制,资金侧与资产侧双向发力,共同营造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中国特色投资生态。

            重磅解读来了!

夏仕霖:针对险资,《方案》从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比例、优化考核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对吸引长钱入市、重塑价值投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各方形成合力

共同完成长期价值创造

中国基金报:近日,六部门联合印发《方案》,该《方案》对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稳定资本市场有何指导意义?

袁建军:《方案》的落地有望为市场带来长线增量资金,《方案》直击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通过构建长期考核机制,提升中长期资金配置A股的稳定性,更好地发挥“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

当前股市整体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方案》引导中长期资金在当前时点加大入市力度,既有助于为股市带来进一步的资金支持、提振投资者信心,也有望为入市资金带来较好中长期回报,一举多得。

魏凤春:资本市场稳定的核心标志是资金的稳定,即资金在寻求价值最大化的背景下呈现长期化的特征,稳定的回报是投资者和监管都乐观其成的。

《方案》是在去年指导意见出台后,经过深入讨论而推行的,其全面实施有望使得保险资金、社保资金、公募基金、上市公司等各方利益主体在共同目标和诉求基础上形成合力,共同完成长期价值的创造,进一步完善金融生态,践行金融的普惠性和人民性。

夏仕霖:该《方案》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未来增量资金入市可期;二是延长考核周期,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这也意味着资金可以充分发挥长期投资优势、尽量避免短周期考核对长线投资的扰动。

汤戈:该《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和制度安排,旨在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从而促进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增长。

神爱前:本次《方案》提及的五大举措均聚焦底层机制,资金侧与资产侧双向发力,共同营造资本市场良性互动的中国特色投资生态。资金侧围绕养老体系三大支柱,着重打通业绩考核与资金久期间的发展堵点,为培育长线耐心资本奠定了重要基础;资产侧围绕提升投资回报,不断丰富并扩大政策工具箱,着重引导上市公司开展回购、分红;最终促进资金供需双方的共同发展,实现资产回报与资本壮大的良性互动。

庞亚平:《方案》将进一步提升中长期资金的权益配置能力,优化市场资金供给与投资者结构,有助于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也有助于中长期资金提升长期投资回报,更好践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促进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推动形成“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资本市场生态,实现中长期资金保值增值、资本市场平稳健康运行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对A股市场起到基石作用

中国基金报:你如何看待《方案》中关于提升商业保险资金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的要求,对A股市场有何积极影响?

梁杏:险资是资本市场重要的长线资金来源,险资的申赎压力小,具有久期长、来源稳定、规模大等特点,是A股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提升商业保险资金在A股投资比例与稳定性,为长期资金的进一步入市打开通道,有望有效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和活跃度。

同时,考核周期全面拉长至三年以上,将有助于改变和引导机构投资者的投资经理的行为模式,进一步树立权益资产的长期投资理念,有助于优化投资端业绩和负债端的匹配,有望进一步提升产品和组合整体收益率。

袁建军:对保险资金的投资制度进行优化,不仅能够为市场带来更多增量资金、增强内在稳定性,也有利于价值投资理念的重塑和上市公司质量的提升。一是险资规模较大,投资A股比例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提高投资比例有望为市场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二是险资的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后,有利于真正做到“长钱长投”,成为市场的“稳定器”。三是保险资金的大规模入市有望重塑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对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也具有积极意义。

魏凤春:《方案》对大型保险公司风险资产投资比例提升并且实行长期考核,是适应保险行业资产负债特征的。该机制可以优化这部分资金的战略布局,对A股市场可以起到基石的作用,这可以看作一个风向标,对其他资金的布局具有明确的引导作用。

汤戈:保险资金是目前权益市场确定性较高的增量资金,基于规模增长和入市比例,每提升1个百分点,就有望带来数千亿元资金。保费收入增长推动资金运用余额的提升,能够长期稳定为市场提供增量资金,低利率环境下增配权益也有利于缓解“资产荒”压力。

夏仕霖:针对险资,《方案》从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比例、优化考核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对吸引长钱入市、重塑价值投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将给市场注入增量资金

中国基金报:《方案》提出,细化明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五年以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机制。你如何看待这些关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方面的优化措施,对稳定资本市场有何助力?

袁建军:一方面,以社保、养老金为代表的社保基金总额庞大,是市场重要的耐心资本。社保、养老金等资金通过提升投资比例、扩大投资规模,将给市场注入增量资金。截至2023年末,全国社保基金资产总额、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约为3万亿元和8万亿元。根据监管规定,基本养老保险投资基金、股票的比例上限为30%,但目前距这一比例仍有较大空间。推动它们入市将为资本市场带来大量的增量资金,对平抑市场波动、提高市场内在稳定性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社保、养老金是典型的秉持中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资金,通过提高业绩考核周期、塑造中长期资金入市的环境,提升权益投资规模,符合其长期资金的属性,能够让这些资金更好地参与资本市场,分享经济增长的红利,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

神爱前:《方案》优化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养老金投资运营规模及股票投资比例有望迎来双升,一方面可以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资金,另一方面监管表态支持社保基金发挥专业投资优势。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机制的优化,有望为资本市场注入更多长期稳定资金,直接提升A股市场机构投资者的比例,通过更专业的投资理念和更稳定的投资行为,减少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

魏凤春:社保等资金追求绝对收益,其筹集与运用的特征决定了这部分投资必须跨期平衡,短期内的考核只会对价值投资产生扰动,并不利于价值的创造。实践中这部分资金大多也是采取长短期结合考核的,提升股票投资比例可以进一步提升其责任感与使命感。

夏仕霖:社保基金以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是保险公司以外的重要投资资金,上述资金偏好波动较小、基本面稳健的方向。本次《方案》进一步确立了长效考核机制,从而使上述资金在投资过程中更加注重基本面投资、注重长期产业方向,可以有效发挥上述资金在资本市场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助力提高企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

中国基金报:《方案》指出,加快出台企(职)业年金基金三年以上长周期业绩考核指导意见。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支持具备条件的用人单位探索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这些措施对提高企(职)业年金基金市场化投资运作水平有何积极作用?

神爱前:《方案》提出“逐步扩大企业年金覆盖范围”“加快出台职业年金长周期考核指导意见”“放开企业年金个人投资选择”,以上3点相辅相成,“拉长年金考核周期”有助于提升年金投资效率及收益,“放开个人投资选择”提升职工对个人年金管理的参与灵活度,从而吸引更多企业参与企业年金计划,实现“逐步扩大年金覆盖范围”。

鼓励企业年金基金管理人开展差异化投资,有助于发挥不同管理机构的能力禀赋,构建差异化的年金计划,满足不同参与人差异化的风险、收益要求。

魏凤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投资需要多元化,放开个人年金投资选择可以更好地激发投资机构的积极性,提高供给能力和竞争水平,这就为年金的增值夯实了必要条件。

多维度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

中国基金报:《方案》提出,强化分类监管评价约束,优化产品注册机制,引导督促公募基金管理人稳步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同时强调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基金行业该如何更好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方面,近年来公募基金有哪些方面的探索和成效?

袁建军:公募基金行业要从提升投研能力,加大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等多方面入手,提高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

一是提升权益投资能力。包括制定科学合理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加快构建“平台型、团队制、一体化、多策略”投研体系,强化投研管理的规则化,强调“客户需求-产品定位-投资人员-投资策略”四位一体,提升投资的可持续性、可复制性。二是加大权益类产品供给。包括推出更多适配不同投资者风险收益偏好的产品,完善中低波动型、稳中进取型、工具配置型产品体系。推进指数化投资发展,参与编制能够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的指数并前瞻布局相关产品。三是优化销售和服务体系。公募基金需要深刻分析市场环境和客户需求变化,通过多渠道结合为投资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定制财富管理方案。

魏凤春:基金行业需要适应工业化与数字化时代的基本要求,深入贯彻金融的人民性和普惠性,通过投研销等的制度变革提升系统性的服务能力,如此才能够稳步提升权益类基金的规模和占比,写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大文章。

庞亚平:《方案》要求牢固树立以投资者为本的发展理念,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持续强化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大力推动逆周期布局,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创新投资者服务和陪伴方式,积极开展基金投顾业务,全面深化投资者教育工作,稳步降低公募基金综合费率,努力提升投资者获得感,进而吸引各类资金长期配置权益类资产,促进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提高。

汤戈:公募基金将更有效发挥压舱石作用。截至1月22日,“股票+混合型基金”规模占比约22%,与全球公募基金中权益基金规模占比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公募基金是参与权益市场的重要力量,提高权益基金规模占比能够发挥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提高资本市场稳定性。

神爱前:在提升投资者获得感方面,一是积极响应监管号召,实施公募基金降费让利。二是加快中低波动型“固收+”产品布局,提升客户投资体验。三是大力发展红利策略基金,为投资者提供稳健投资回报。在监管部门持续鼓励和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也通过积极分红回馈投资者。

梁杏:除了降费之外,基金公司更应考虑提高投资者陪伴,提升投资者体验,为投资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和多元化的产品。

积极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中国基金报:《方案》指出,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推动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的运用。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职)业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这些措施对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有何积极影响?

袁建军:第一,提高市场稳定性。分红和回购作为市值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一定程度上稳定股价,降低市场波动性。而允许公募基金、保险、企业年金、理财等机构参与上市公司定增,能够为上市公司引进更多中长期资金,为资本市场注入稳定的资金力量,也有助于提升市场稳定性。

第二,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允许公募基金、保险、企业年金、理财等机构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定增,一方面有助于为上市公司引进优质的战略资源,例如技术合作资源、专业管理资源等,提升企业长期发展竞争力;另一方面,引进更多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制衡大股东权力,提升中小股东话语权和公司治理透明度,保护中小股东权益。

第三,增强投资者信心。一方面,分红和回购能够直接提升投资者收益,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尤其是部分企业分红时间有规律性,分红可以成为一部分相对稳定的收益。另一方面,分红意味着企业盈利相对稳定、现金流充足,回购可能意味着企业认为自身股价被低估,因此分红和回购的行为可以向市场释放积极信号,提升投资者信心。

魏凤春:这些措施明确了资本市场生态发展中各方利益主体的目标一致性,是市场发挥活力的前提,可以预料其结果将会是各方共赢。

神爱前:上市公司与广大投资机构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回购与分红是上市公司提升投资者回报的重要形式,增发也是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渠道。在上市公司层面,积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与落实多次分红将有力地促进资本市场投资回报的提升。

总体看,对于上市公司的政策引导,以及对于投资机构的制度优化,分别作用于资本市场的投资端与融资端,将有力地促进资本市场投融资功能的良性互动,助力营造资本市场投资生态的健康发展。

梁杏:《方案》强调要引导上市公司加大股份回购力度,落实一年多次分红政策,允许公募基金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将进一步提高分红意愿,有望推动上市公司优化治理结构,提高财务透明度和运营效率,提高投资者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

公募基金也将紧跟政策指导方向,布局一系列投向高股息板块的基金产品,设计可定期分红的产品机制,为更多投资者分享政策带来的分红红利,进一步提高投资者体验。此外,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为投资者带来增厚收益。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0370.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1天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