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晚各种科技元素的加成以及DeepSeek低成本的技术突破,引爆了港股AI概念股。
今日,港股开市后,公募重仓的人工智能AI品种全线拉升,金山云大涨超31%,股价创历史新高,第四范式大涨15.57%,中芯国际涨超10%,阿里巴巴涨超6%。AI概念股的飙升,有望给一大批相关基金产品净值带来迅猛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许多独门股被公募基金首次覆盖后,逐步经历从公司内部边缘品种到核心池品种,从单只基金小买、单只大买、同门基金小买、同门基金大买的趋势变化,预计后续或有更多资金配置。
港股AI赛道大火
港股蛇年首个交易日以公募重仓的AI作为主攻方向,或预示着2025年的基金风格。
今日,港股科技股逆势崛起,30只基金抱团重仓的金山云大涨31.43%;超大型头部公募独门挖掘的第四范式大涨15.57%;在阿里云通义大模型AI技术首次亮相后,重仓阿里巴巴的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平安基金,也享受了该股蛇年首日6.46%的股价涨幅;此外,景顺长城基金、国泰基金、嘉实基金重仓的AI大模型赛道股美图公司、商汤、创新奇智也分别拉升3.1%、4.97%、14.46%。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由于平安价值成长基金、大成科技创新基金等产品均将金山云作为第一大股票,该股今日大涨31.43%,势必对两只基金产品的净值和业绩排名构成重大利好。尤其是平安价值成长基金,不仅享受到金山云飙升的股价刺激,也受益另一重仓股阿里巴巴大涨6.46%。
根据相关基金经理披露的最新持仓信息显示,许多偏好稳健型赛道持仓的基金产品都在尽可能地加仓高弹性的AI赛道股票。此前买入大量矿业股的平安价值成长基金2024年四季报显示,该基金经理在去年12月末显著减持矿业股,进而加仓高弹性的科技股,特别是以AI为核心代表的信息技术行业公司。
基金独门股或迎同门产品增量配置
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公募对新品种的覆盖往往呈首次单只产品、同门多只产品的趋势变化,因此,公募基金对AI赛道新品种的成功挖掘,可能使得被首次纳入的一些独门股迎来更多资金布局。
以AI医疗数据公司医脉通为例,该股在去年初被公募基金首次覆盖,最开始只有国泰基金旗下的一只产品重仓持有,在之后一年时间内,国泰基金又陆续出动多只产品先后买入医脉通,截至2024年12月末,仅按照进入前十大重仓股名单数据统计,就有国泰创新医疗基金、国泰价值先锋基金、国泰医药健康基金将其作为前十大股票,其中国泰价值先锋基金更是将医脉通的仓位抬升到约9%,较该第二大重仓股高出约3个百分点。
考虑到国泰基金规模庞大、旗下基金产品数量众多,仅三只规模较小的基金产品将其纳入重仓股,意味着国泰基金对医脉通的挖掘,很可能还处于早期配置状态。但即便如此,医脉通已大涨逾50%。这一现象显然为后续更多公募资金增持AI概念股提供了想象力。
招商基金、宝盈基金首次挖掘第四范式,或意味着后续仍有行动预期,去年末是第四范式登陆港股后,首次出现在公募基金十大重仓股名单,但也只有招商优势企业基金、宝盈创新驱动基金、汇泉臻心致远基金三只主动权益类产品,尽管只有少量基金产品出动重仓,但股价带来的贡献却极为显著,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内,第四范式为大涨超80%。
因此,业内人士判断,由于第四范式在去年末首次进入招商基金公司的股票池,在纳入股票池后股价贡献超预期的背景下,招商基金旗下更多科技主题基金产品可能因此进一步加仓该股,截至去年12月末,招商优势企业基金持有第四范式市值约6亿元人民币,意味着其已经进入招商基金的核心股票池,首次覆盖即进入核心池,打开了后续资金配置的想象空间。
或酝酿一批十倍股?
多位超大型公募旗下基金经理已经将仓位集中在AI赛道上,这预示着2025年该赛道可能成为公募资金配置的优先方向。
平安价值成长基金经理黄维判断,在2025年的赛道选择上,坚定看好科技成长和自主可控方向,其核心逻辑包括预期全球人工智能进入应用落地阶段,应用落地需要和硬件做紧密结合,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嵌入几乎所有硬件产品,这会带来硬件终端的升级迭代,例如大量硬件需要联网、内部数据储存容量需要提升、芯片算力需要增加和内部元器件需要更集成化等,这些都会带来电子制造业的投资机会。
“2025年我们有望看到各类AI终端百花齐放,可能会推动新一轮换机需求,从而带动整体科技行业景气度提升。从产业端我们也看到验证,例如字节跳动2025年大额算力资本开支,以及在智能穿戴和手机终端的布局。”黄维说,端侧AI创新以及国产算力未来的投资机会值得密切关注,自主可控将会加速推进,已经看到部分行业对使用国产供应链的补贴政策,随着上游各类科技制造业的发展成熟,2025年自主可控有望加速,并且体现在相关龙头企业的业绩上,国产龙头企业品牌高端化以及全球市场份额提升逻辑在延续,还有长足的成长空间,未来会有可观的投资机会。
鹏华动力灵活基金经理李韵怡认为,AI带来的投资机会分布广泛,强烈看好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质生产力,尤其是自主可控方向(包括计算机、半导体等),以及基于公开信息挖掘受益并购重组政策放松的标的,消费在AI科技的推动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品牌、新渠道、代运营等新兴业态崛起,这与2009年阿里和2011年微信的崛起有相似之处。目前这一领域还处于0—1阶段,格局尚不明朗,但这个领域有望诞生一批大市值企业。而现在很多相关上市公司的 市值只有几十亿元附近,这意味着未来这个领域可能酝酿着一批十倍股。因此,2025年将重点在科技和新兴消费领域挖掘个股。
南方创新驱动基金经理骆帅认为,人工智能赋予了电子产品更多的功能性,新产品层出不穷,有望提振消费电子领域的景气;在软件应用方面,在关注创新型应用的同时,现有的互联网公司由于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和算力,用户基础也比较牢固,在人工智能转型过程中有望焕发新的活力。
“人工智能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最重要的科技趋势,也是中国的巨大优势,将为各个行业带来重要变革。”骆帅强调,中国在相关人才储备和当前的模型水平上处于国际第一梯队,同时具备庞大的国内应用市场,有望形成“应用—数据—算法迭代”的正循环,不断提高各行业生产效率。
校对:刘榕枝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18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