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双“砍半”!基金持续降费,两大效应凸显

蛇年伊始,基金密集跟进降费。

2月6日,银华基金、华安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同时公告,旗下QDII基金下调管理费年费率、托管费年费率(下称“管理费、托管费”)等。至此,2025年以来降费的QDII基金已超过50只。但券商中国记者跟踪发现,近期降费的不只有QDII基金,还有主动权益基金、主流宽基ETF,甚至还有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等,个别基金甚至给出了管理费和托管费“砍半”力度。

券商中国记者从采访中发现,这带来了两个显著效应:

一是随着降费基金类别日趋多样,费率全面性下调的效果逐渐凸显。从2023年12月末、2024年6月末、2024年12月末、2025年2月6日四个节点数据来看,市场基金的平均管理费率,呈现出稳步下降态势,分别为0.76%、0.74%、0.73%、0.72%。

二是费率对基金业影响的内在机制,引发的关注不仅广泛且日益深入。专业机构的研究触角,已从早期的“给投资者让利”“削弱基金公司盈利”等层面,深入到了“费率如何影响基金业绩表现?”“高低费率基金,哪类业绩更能超越平均水平?”

QDII基金持续降费

根据银华基金2月6日公告,2月8日起调低银华恒生中国企业指数证券投资基金(QDII-LOF)的托管费,由0.28%调低至0.20%。而在2月5日,银华基金就公告了银华海外数字经济量化选股混合基金和银华全球新能源车量化优选股票基金(QDII)的降费事宜,两只基金的管理费由1.50%调低至1.20%,托管费由0.25%调低至0.20%。

和银华基金一样,华泰柏瑞基金2月6日宣布降费的基金也是QDII基金。根据公告,2月7日起华泰柏瑞亚洲领导企业混合基金的管理费由1.80%调低至1.20%,托管费由0.35%调低至 0.20%。

同样是在2月6日,华安基金旗下4只QDII基金同时宣布降费。具体看,华安大中华升级股票基金、华安香港精选股票基金的管理费从1.5%下降到1.2%,托管费从0.3%下降到0.2%。华安标普全球石油指数基金 (LOF)的管理费从1%下降到0.8%,托管费率从0.28%下降到0.2%。华安全球美元票息债券基金的管理费从0.9%下降到0.7%,托管费从0.25%下降到0.2%。

近期降费的债券基金并不只有华安全球美元票息债券基金。根据招商基金2月5日公告,2月7日起下调招商招利一年期理财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由0.30%调低至0.15%。同样是在2月5日,中欧基金旗下的中欧港股数字经济混合基金(QDII)公告降费,管理费从1.8%下降至1.2%,托管费从0.35%下降至0.2%。

实际上,上述QDII基金和债券基金的密集降费,并非蛇年开市以来独有的现象。早在春节前甚至更早,基金业的降费潮已从此前的主动权益基金蔓延到了QDII等领域。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已有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嘉实基金、工银瑞信基金、招商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旗下QDII产品启动降费,截至2月6日已降费的QDII基金数量已超过了50只(不同份额分开统计)。

ETF、债基和货基也在降费

虽然本轮基金降费以QDII为主,但券商中国记者跟踪发现,近期以来参与降费的还有主动权益基金、主流ETF、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产品。这意味着,基金降费所涵盖的产品类型日趋丰富,管理费和托管费全面性下调效果逐渐凸显。

先来看ETF和主动权益基金。1月下旬,方正富邦基金发布公告,方正富邦沪深300ETF的管理费由0.50%调低至0.15%,托管费由0.10%调低至0.05%。从2024年底开始,嘉实中证2000ETF和嘉实中证A100ETF的管理费从0.5%下降至0.15%,托管费从0.10%下降至0.05%。根据汇丰晋信基金此前公告,从3月31日起,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基金等9只主动权益基金的管理费将从1.5%下降到1.2%,托管费从0.25%下降到0.2%。宏利基金方面,宏利红利先锋混合基金等18只基金从3月31日起下调费率,管理费从1.5%下降到1.2%,托管费从0.25%下降到0.2%。

货币基金方面,从1月2日起嘉实薪金宝货币市场基金的托管费率从0.1%下降到0.05%。从1月3日起,西部利得天添富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率从0.065%调低至0.050%。

债券基金方面,除了上述提及的招商招利一年期理财债券基金外,招商基金在春节前还公告下调了招商安盈债券基金的费率,管理费由0.70%调低至 0.35%。从2月5日起,招商安阳债券基金的管理费由0.70%调低至0.35%,托管费由0.15%调低至0.10%。从1月7日起,易方达恒久添利债券基金的托管费由0.20%调低至0.14%。

从数据统计来看,管理费是本轮降费潮中最早启动的降费类别,截至目前已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效果。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6日,全市场基金(非货币)的平均管理费率为0.72%。此外,从2023年12月末、2024年6月末、2024年12月末三个节点数据来看,基金平均管理费率呈现出稳步下降态势,分别为0.76%、0.74%、0.73%。

费率水平会如何影响投资业绩?

回溯来看,本轮基金降费潮始于2023年7月。根据当时证监会发布的《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工作方案》,公募基金费率改革分“三步走”:降管理费、降交易佣金、降销售服务费。进入2025年,费率改革已走到了第三步。1月下旬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降低综合费率。在已降低基金管理费率、托管费率、交易费率的基础上,从2025年起还将进一步降低基金销售费率。预计每年合计可为投资者节约450亿元费用。虽然金额不算巨大,但这是实实在在为投资者节省的成本。

券商中国记者发现,市场对基金降费的焦点,此前主要是两方面:一是给投资者让利,二是削弱基金公司盈利。但随着降费基金类型日趋丰富,费率对基金业绩表现等各方面的影响,也逐渐引发关注。

晨星中国近期一项研究显示,该机构一直把费率当成其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因素之一。因为费率不仅直接影响投资者最终可获得的净收益,还与基金未来的生存能力和业绩表现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晨星中国研究结论显示,低费率基金展现出了更强的生存和超越同类平均水平的能力。随着市场对费率的日益重视,以及监管对降费的积极推动,费率已成为市场竞争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其中在偏股型几类基金方面,晨星中国的研究发现,费率与基金未来存活状况和业绩表现之间的关系,在“积极配置—大盘平衡”这一分类中最为明显:费率最低一档胜率为35.1%,而同类费率最高一档胜率仅为10.8%。该分类下费率最高一档中近四成为规模偏小的量化策略产品,过去五年的规模在千万级别,难以依靠规模效应摊薄固定运营成本。此外,这些基金采取高度分散策略,在市场行情集中于某些领涨股时显得发力不足。

“例如2019至2020年期间涨幅靠前的宁德时代、立讯精密、隆基绿能等股票,虽然这些量化产品也有予以配置,但持股比例相较同类其他产品明显偏低。因此,在回报不够突出、费率又高的情况下,投资者最终收获的果实难免显得干瘪,这些产品也就逐渐被市场洪流推向了边缘,不少更是走向了清盘的黯然结局。”晨星中国称。

校对:廖胜超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2263.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上一篇 3小时前
下一篇 3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