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春节假期已结束,这一年,荆门人的春节发生了新变化,比如可以坐直达高铁回家过年。
当记者在上海坐上直达家乡荆门的高铁时,心里无比欣喜,高铁的开通不仅大幅缩短了回乡时间,也让大家对家乡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夏悦超/摄
至此,荆门市迈入了高铁时代,湖北省内17个地市州实现高铁全覆盖,湖北成为全国第八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
受访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高铁的开通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与其他城市间的时空距离,还能促进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推动当地文旅、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家乡人盼来高铁
“终于可以坐高铁直达家乡了,以前过节开车回去太累了。”一位荆门口音的乘客坐进上海虹桥开往荆门西的高铁不久后,与家人打电话开心地说。
这位乘客乘坐的是G4684车次的列车,起点站是上海虹桥,终点站是荆门西,也是记者今年春节返回家乡荆门的车次,由于是春运,这趟车是临时加开。
夏悦超/摄
当记者入座没多久后,四周传来了众多荆门口音的交流声,在一节车厢内能听到如此多的乡音,这是记者坐高铁返乡首次遇见的场景。
2024年12月8日以前,荆门未通高铁,从上海返回荆门的直达火车只有绿色的普铁,行驶时间长达近20个小时。由于绿皮车透气性差,时常混杂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
记者此前返乡的方案是坐动车到相邻城市,再中转一次才能到家。比如,先从上海坐7个多小时动车抵达荆州,再乘坐一个多小时汽车回家,算上中转时间,返乡总车程往往会超过10小时。
提起湖北荆门,很多人可能会感到名字陌生,但说起南边的城市荆州,大家或会想起家喻户晓的三国历史故事。荆门属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但多年以来,由于一直错失高铁机遇,荆门给众多游客和本地人留下了“交通闭塞”的深刻印象。
十多年前,记者还在读大学时就一直盼望着荆门能早日通高铁,如今“交通闭塞”的固有印象终于成为过往。去年12月8日,荆荆高铁(荆门至荆州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这是湖北省全资建设的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项目。至此,湖北省内17个地市州实现高铁全覆盖,湖北省成为全国第八个“市市通高铁”的省份。荆门人终于等来了久违的高铁站——荆门西站。
“前方到站,荆门西站”,待列车停稳后,众多返乡的荆门人还未走出高铁站,就兴奋地拿起手机四处拍照。记者在现场看到,整个站房为三层,地下出站层、地上站台层和高架候车层,车场规模5台13线,为高架式站房。导航显示,荆门西站距荆门城区8至9公里。
附近的出站口早已密密麻麻挤满了前来迎接返乡亲友的人们,不少人接到亲友后还与这座新高铁站合影留念。
夏悦超/摄
记者查询得知,目前荆门西站不仅有开往上海的高铁车次,还有开往北京、广州、南京、武汉、长沙等一、二线城市的高铁或动车车次。
荆门人小赵开心地告诉记者,苦等高铁十多年,以后终于可以在家乡坐高铁去外地旅游,周末短途出行也将方便很多,“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做周末旅游‘特种兵’了”。
“高铁终于开通了,以后周末都能经常回家看爸妈了。”一位在武汉工作的周先生向记者表示。
图片来源:荆门新闻网
从荆门西站出站口走出,眼前是一片空旷的站前广场,如果从高空俯瞰,整个荆门西站酷似一架飞机,“机头”朝东,是车站进站口;“机身”尾部朝西,是车站主体。现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荆门西站如同一架飞机的造型更加能凸显荆门的航空文化。
更多高铁线路待开通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这句诗词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汉江临泛》,意指荆门在古代曾是重要交通要道。早在三国时期,这里曾是关羽的练兵之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了解,曾经的荆门是湖北省内重要铁路节点城市,国内迈入高铁时代后,众多地区都早早开通了高铁车站,相比之下,荆门通高铁的时间略晚,不过也有更多“后发优势”。
“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和江汉平原腹地沿线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谈及荆荆高铁建成通车的意义,湖北铁路集团荆荆铁路公司副总经理方立辉表示。
实际上,除了已开通的荆荆高铁,荆门西站还有另外两条重要高铁线路穿过:沿江高铁和襄荆高铁。前者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组成部分,总长210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武汉至宜昌段途经荆门。据悉,武宜段有望在今年9月建成通车,届时,荆门至上海的车程还将大幅缩短。后者是我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主通道之一是“呼南通道”组成部分,有望在2026年建成通车。
业内人士认为,上述两条重要高铁线路建成,加上已建成的荆荆高铁,将彻底扭转荆门在全国高铁路网布局中的落后局面,使荆门从高铁空白一跃成为区域枢纽,成为沿江、呼南两条国家快速铁路客运大干线的节点城市和全省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此外,还能高效联通国内主要城市群的格局。
“高铁开通为荆门构筑‘荆楚新门户’、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带来重大机遇。”荆门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向媒体表示,未来上述三条高铁交会,极大拉近荆门与国内大中城市的时空距离,加速生产要素流动,畅通经济循环。
“高铁的开通不仅极大地缩短了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提高了交通效率,还促进了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人员往来,吸引更多外来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区域经济发展迎机遇
一座城市开通高铁,不仅能方便当地居民出行,还会给这座城市未来的产业发展带来更多想象力。
比如文旅产业,据了解,位于荆门漳河新区的全国首个爱飞客航空小镇,其风洞体验、高空跳伞、360度幻境球幕影院等项目,总会在节日期间吸引众多省内外游客打卡。位于东宝区的圣境山滑翔基地吸引了国内众多滑翔伞爱好者聚集在此,圣境山是2024年滑翔伞定点世界杯总决赛的比赛场地。
王鹏告诉记者,高铁的开通使得湖北省内的旅游景点更加便捷地与外界进行联系,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此外,高铁还能带动物流业、服务业,以及高铁建设维护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
“还有助于加强荆门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联系和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通过与周边城市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推动荆门市在区域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王鹏表示。
目前网上还有关于高铁建成是否会加速人口外迁的讨论。
王鹏认为,高铁的开通确实为人口流动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口一定会加速净流出。高铁为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可能性,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些机遇,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高铁对四五线城市的影响并非单一方向,既有虹吸效应,也有正向溢出效应,其最终效果取决于城市自身禀赋与区域发展战略。”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向记者表示。
郑磊认为,缺乏竞争力的城市可能面临人口加速流失的状况,尤其在产业基础薄弱、政策支持不足的情况下。其还表示,若能与高线城市形成互补,或依托交通优势培育特色经济,高铁可能成为区域均衡发展的催化剂。
因此,对于是否会造成人口净流出,在郑磊看来,高铁本身是“放大器”,而非决定性因素。“四五线城市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区域协作,才能在高流动性时代避免被边缘化”。
记者 夏悦超
文字编辑 陈偲
版面编辑 孙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2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