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亿欧元!欧盟加码投资AI

DeepSeek掀起了全球人工智能(AI)投资巨浪,各国AI竞赛也进入白热化阶段。

在2月10日至11日举行的巴黎人工智能行动峰会(AI Action Summit)上,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追加500亿欧元投资,以推动总额达2000亿欧元的公共和私人投资进入欧洲的AI产业。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承诺制定一项人工智能“战略”——法国AI的私人投资将达到1090亿欧元,目标是加快法国专用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我们不应该害怕创新。”

包括中国、法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在内的61个国家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宣言包括“开放”“包容”和“道德”,呼吁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协调,倡导“全球对话”,并呼吁避免“市场集中”,以提升AI技术的可及性。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和英国并未签署该宣言。

雄心勃勃

欧盟此次的投资计划名为“Invest AI”,旨在通过大规模的资金注入,加速欧洲在AI领域的创新和发展。

冯德莱恩表示,欧盟将贡献其中的500亿欧元,其余资金将由“提供者、投资者和行业”共同承诺。该计划包括200亿欧元用于建设四个AI超级工厂(gigafactories),这些工厂将配备约10万个最新一代的AI芯片,是目前在建AI工厂的四倍。这些超级工厂将为欧洲的初创企业和科学家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推动复杂AI模型的开发。

冯德莱恩强调,尽管外界认为欧洲在AI竞赛中落后,但“这场竞赛远未结束”。欧盟希望通过“开放、合作和优秀人才”的方式推动AI发展。她还提到,欧盟将把公共超级计算机资源提供给最优秀的初创企业和科学家,以确保AI的发展能够“造福人类”。

除政府主导的投资外,欧洲风险投资机构General Catalyst联合KKR、黑石等60余家企业和资管公司,计划未来五年内撬动1500亿欧元,支持欧洲AI初创企业及基础设施建设。这一名为“欧盟人工智能冠军倡议”的项目,呼吁欧盟简化监管框架,减少行政束缚,以吸引更多私人资本入场。

此外,作为欧盟AI战略的先锋,马克龙在峰会前夕宣布了一项总额达1090亿欧元的投资计划,该计划由法国政府联合阿联酋MGX基金、加拿大布鲁克菲尔德资管等国际资本共同推动,重点建设吉瓦级数据中心、芯片研发和人才培育项目。

上述计划对标美国“星际之门”(Stargate)项目。2025年1月,白宫联合软银、OpenAI和甲骨文启动“星际之门”项目,首期投资达1000亿美元,计划打造全球最大AI算力中心。该项目总投资预计超5000亿美元,目标是在2030年前实现通用人工智能(AGI)技术突破。

马克龙直言,当前欧洲仅占全球算力的3%—5%,需通过大规模投资将比例提升至20%,以摆脱“技术消费者”的被动地位。

监管限制遇不满

去年8月1日,欧盟《人工智能法案》正式生效。该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标志着欧盟在规范人工智能应用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该法案规定,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明确告知用户他们在与机器互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必须确保合成的音频、视频、文本和图像内容能够被检测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此外,该法案规定,禁止使用被认为对用户基本权利构成明显威胁的人工智能系统。对有违规行为的企业,欧盟对其罚款最高为3500万美元或其全球年营业额的7%,具体金额就高不就低。

今年2月4日,欧盟又出台有关《人工智能法案》的指南,明确人工智能的“禁区”。

目前,欧盟对人工智能的严格监管引发了企业和其他国家的不满。

美国副总统万斯(JD Vance)在峰会演讲中警告,欧洲不要对人工智能进行“过度监管”,并称这“可能会扼杀蓬勃发展的行业”。万斯表示,美国将继续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强烈反对欧盟严厉的监管方式。

法国IT咨询集团Capgemini首席执行官Aiman Ezzat表示,欧盟对人工智能法规的实施走得太远,使全球公司更难在该地区部署该技术。

在人工智能峰会上,约60家欧洲企业(包括传统工业巨头和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如法国大型语言模型制造商Mistral)签署了一项倡议,旨在推动欧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

该倡议的核心理念是欧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推进过于复杂,且受到过多法规的拖累。General Catalyst欧洲区董事总经理兼负责人Jeannette zu Fürstenberg表示,传统企业和初创公司此次联合起来,是为了“积极拥抱人工智能”。同时她强调,“这是欧洲科技生态系统的一个巨大机遇。我们希望加速创新者、初创公司和AI采用者之间的良性循环。”

倡议将与欧盟委员会展开“结构性合作”,探讨如何减少法规限制。Jeannette zu Fürstenberg提到,目前欧盟的数据治理法案、针对特定行业的法规(如电信或银行),以及人工智能法案之间存在诸多冲突,且缺乏统一标准。冯德莱恩已将简化欧盟规则以促进AI创新作为其第二个任期的重要任务,并计划推出《欧洲创新法案》,旨在减少AI开发者的行政负担,并提供更明确的生态系统支持措施,如资金获取等。

全球竞争白热化

《华尔街日报》指出,自OpenAI在2022年发布ChatGPT引发AI支出热潮以来,欧盟一直落后于美国和中国。

美国在AI领域的投资持续领跑全球。除了“星际之门”项目,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NSTC)报告显示,2024财年美国政府在人工智能研发方面的投资预算达到了31亿美元,较2023年提高了19.2%,创历史新高。

美国科技巨头在AI领域的投资更为活跃。2025年,微软、亚马逊、谷歌和Meta四大科技巨头计划在AI领域投资3200亿美元,较2024年的2300亿美元有显著增长。具体来看,微软预计将在2025财年投入800亿美元用于AI数据中心建设,其中一半以上的支出将聚焦于美国市场。亚马逊计划在2025年投资超过1000亿美元用于AI基础设施,以支持其云计算服务和AI服务的需求。谷歌计划将资本支出从2024年的525亿美元增加到750亿美元,主要用于AI基础设施的建设。Meta预计将投资600亿至650亿美元用于AI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在中国,头部企业正在低调布局,争夺应用场景。尽管字节跳动否认了“1500亿元AI基建投资”传闻,但其近年在AI领域的投入已达800亿元,与百度、阿里、腾讯的总和相当。中国科技企业正通过自研芯片、多模态模型和C端应用(如月活7500万的“豆包”AI聊天工具)构建生态闭环。

中信证券预测,2025年后,中国AI资产的估值优势将逐步显现,头部公司有望通过技术迭代实现盈利突破。

今年1月,印度首富安巴尼旗下的信实工业宣布,计划投资200亿至300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规模数据中心,以提升印度在AI数据处理领域的竞争力。这一战略不仅服务于本土市场需求,更试图在东南亚和非洲市场抢占先机,与中美企业形成差异化竞争。

分析指出,全球这场以千亿欧元为筹码的科技竞赛,不仅是资金与技术的较量,更是未来全球经济秩序与话语权的争夺。无论是欧盟的“超级工厂”、美国的“星际之门”,还是中印的基建狂潮,最终胜负或将取决于谁能率先解决技术落地与商业回报的难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2807.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上一篇 4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