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主动量化业绩修复 成长配置权重大幅提升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开年以来,A股市场活跃度明显改善,为量化投资提供良好土壤。

2024年年初,微盘股流动性风险引发量化产品大幅回撤,不少公募主动量化基金迎来历史最大回撤。经过基金经理及时调整策略,以及在2024年9月底市场大反弹的带动下,多数公募主动量化基金逐步修复净值曲线。

Wind数据显示,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博时ESG量化选股、招商量化精选、申万菱信智能生活量化选股等多只公募主动量化基金近期净值创成立以来新高。

具体来看,王平管理的招商量化精选在2024年初遭遇回撤后很快实现基金净值曲线的修复,2024年实现15.27%正收益,今年以来实现超6%的正收益,该基金已经连续3年实现正收益。

刘钊管理的博时智选量化多因子去年取得28.6%的正收益,今年以来实现超7%的正收益,持续跑赢市场主流指数。此外,也有不少规模较小的量化基金保持较强进攻性。如金信量化精选、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等多只基金年内回报超过10%。

谭佳俊管理的金信量化精选今年以来取得了超18%的正收益;同为物理博士,艾定飞和俞瑾分别管理的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浦银安盛港股通量化优选在去年和今年年内均实现了10%以上正收益。

从近一年业绩来看,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实现60%以上正收益,广发量化多因子、申万菱信智能生活量化选股、易方达易百智能量化策略、博时ESG量化选股、申万菱信创业板量化精选等均实现50%以上正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轮公募量化业绩大行情中,不少基金在成长板块的配置为基金收益贡献较多。

实际上,公募量化主题基金在经历2024年初的波动后,逐步放弃小微盘策略,而转向基本面投资。有机构研究指出,主动量化基金方面,截至去年年末,小微盘配置权重从前期32.3%高点开始回落,成长配置权重相较于年初提升超过10%。

刘钊曾表示,去年四季度基金维持了较高的成长类因子的配置,并超配了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他以量化模型选股为基础,结合主观调研分析,放大了个别个股的权重配置,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量化投资体系中,刘钊认为,成长类因子是一类重要的风格因子,它们用于刻画上市公司已实现和待实现的业绩增速。他持续强调在未来若干年里高新技术产业不断迭代的历史背景下成长类因子的战略配置价值。展望2025年,他表示,将坚持暴露长期有效的因子,特别是成长类因子,适当配置价值等其它因子,并对小市值因子持续保持警惕。

王平在2024年基金四季报中表示,将继续在基本面因子及深度学习类因子的基础上不断迭代优化选股模型。

华商计算机行业量化基金经理艾定飞也指出,组合一直把成长、波动率和动量作为最重要的因子指标。

量化基金能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计算,制定投资策略和模型,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和系统化。

近年来,不少公募在探索AI在金融领域的应用,一些机器学习理论在量化投资中获得成功应用。与此同时,不少公募基金开始加大对量化投资的研究和投资力度,并推出专门量化投资产品,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更多投资选择。

在国内公募市场,量化基金主要包括主动量化基金、指数增强基金和量化对冲基金三类基金。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指出,截至2024年底,公募量化基金总规模接近3000亿元。其中,指数增强产品规模达2127.6亿元,数量和规模均创下历史新高。新发市场方面,2024年新成立量化基金数量99只,创下历史新高;发行规模为396.2亿元、连续两年实现增长。

基金公司方面,目前有114家基金公司布局了量化基金,其中有15家对三类量化产品实现全覆盖;易方达基金、富国基金和景顺长城基金的量化产品管理规模常年位列前十。

2024年以来,南华丰元量化选股、财通华臻量化选股、招商成长量化选股、国投瑞银磐睿量化选股、海富通量化选股、鑫元致远量化选股等量化主题基金陆续成立,其中不仅有大型基金公司参与,也有不少小型基金公司尝试在该领域进行布局。

量化金融行业需要大量数学和统计学知识,因此拥有相关学科背景的人才陆续加入到公募基金经理行列,补充公募基金量化团队实力。如广发量化多因子基金经理李育鑫为统计学博士;西部利得量化优选一年持有期基金经理翟梓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硕士,曾任华泰证券算法工程师。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2890.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上一篇 12小时前
下一篇 12小时前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