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子(120BTC.com)讯:以太坊创办人Vitalik Buterin(V神)昨(19)日稍晚应邀在社群媒体平台Tako上,与FSL首席营收长Mable Jiang进行文字AMA访谈,在此次访谈中,V神针对社群关心的多个问题进行了详细回复(中文),为读者整理其中重点如下。
提问:目前的以太坊是更接近比特币,还是作为一种世界计算机而存在?ETH的终极叙事是什么?
V神:我认为这两种思维方式是互相兼容的。
如果你需要分辨哪些区块链是「真正去中心化的」,可以进行一个比较简单的设想:如果他的基金会消失了,链能活下去吗?我有感觉只有比特币和以太坊能很明确地回答:当然能。以太坊大部分的开发在基金会之外,用户端的团队都有独立的商业模式,现在很多研究者不在基金会里,除了Devcon之外,几乎所有活动都是独立的。
达到这个阶段是很难的,五年前以太坊还没有这样。
放弃这些优点为了追求TPS是很大的错误,因为总是能有新的链出现,突然有比你更高的TPS。但是去中心化和韧性是宝贵的,很少有区块链能做到。
这些特点有利于打造一个有长期价值的数字货币,也有利于建立一个优秀的世界计算机。但世界计算机也需要解决扩容问题。「世界计算机」的意思并不是「可以同时支撑全球每个应用的计算机」,而是「全球的应用可以互相操作的地方」。高效能计算可以放在L2,这没问题。但这个结构还是需要L1有足够的规模,具体的细节可以参考我最近写的一篇文章。
ETH就是适用于全球应用(包括金融,也包括其他的,比如ENS等等)的数账资产。ETH也不需要每一个交易都放在L1,但需要有足够的吞吐量,让任何想要使用L1的人至少偶尔能用到L1。
所以这里这两个方向也是兼容的:帮助以太坊做到更好的世界计算机的特性,也是让ETH做更好的数字货币的特点。
提问:你觉得过去几年rollups什么地方做得比较好?什么地方和设想的不一样?rollups总体对以太坊是好事还是吸血L1了?以太坊是否真的需要L2?
V神:以太坊需要hybrid L1+L2。
到现在为止,我们的扩容方式大概可以理解成hybrid L1+L2,但我觉得还没有足够明确定义哪些交易应该在L1,哪些交易应该在L2。
「一切都放在L2」这个答案比较难接受,因为:
-
这样容易失去ETH的交换媒介、价值储存等位置。如果你担心L2会抢走L1的用户,却不会给L1任何回报,这个问题在「L1几乎什么都不做」的情况下会更严重。
-
跨L2的操作还是需要L1。如果一个L2出现问题,用户还是需要有办法自己搬到另一个L2。所以有一些很难避免L1的使用情况。我在这里关于这个话题写了文章。
「一切都放在L1」这个答案也比较难接受,因为:
-
如果L1支持太多交易,容易变得中心化,即使使用ZK-EVM等技术。
-
世界对链上交易的需求是无限的,不管L1的TPS多高,总是可以发现一个应用需要10倍以上的TPS(比如,人工智能、小额支付、小额预测市场等)。
-
L2不只是做扩容,L2也能通过preconfirmations提供更快的确认速度,也能通过sequencers避免MEV的问题。
所以我们需要hybrid L1+L2。我觉得L2的角色会继续改变,比如现在好像EVM-equivalent L2已经足够了,也有可能我们会看到更多注重隐私的L2(如aztec、intmax等),也有可能会有更多应用特定的L2(如果一个应用想控制自己的MEV情况,这里有好处)。
所以短期来说,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同时提高L1的能力,增加blobs给L2更多空间,推动跨L2的互操作性,然后市场自己会决定哪种扩容方式适合哪种应用。
提问:rollups路线已经提出很长一段时间了,但由于无法真正的抗审查,你是否认为Arbitrum、Base、OP现在的中心化定序器(sequencer)是未来监管的一个大挑战?
你认为他们会走向去中心化定序器的方案吗?如果针对上一个问题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你怎么看MegaETH的中心化定序器方案?
V神:中心化定序器也有很多优点。
中心化sequencer其实有很多优点:
-
中心化sequencer能保证不会用frontrunning等方式偷用户的钱。
-
即时preconfirmations。
-
很容易让一个传统应用变成区块链应用,因为伺服器直接变成sequencer。
可以利用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点来避免中心化sequencer的风险:forcedinclusion的机制不让sequencer审查用户,optimistic或者zk证明机制不让sequencer改变或者违反应用的规则。
但是中心化sequencer还是有风险,所以我们不能完全靠中心化sequencer解决问题,有基于rollup或者直接在L1上交易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支持同时推动这两部分的生态,然后我们可以看到哪种方法更适合哪种应用。
保持普通用户发出抗审查交易的能力当然是非常关键的。
-
提问:ETH3.0的技术路线,希望实现的目标和rollup时代希望实现的目标有什么区别?在去年11月Devcon公布的3.0设计方案,是否考虑到了现阶段rollup并没有真正给以太坊主网提供实际价值?
V神:现在还没有ETH3.0。
有人会说Justin Drake的五年计划就是,但是那个计划只是针对共识层(consensus layer),不是执行层(execution layer),所以只是以太坊区块链未来的一部分。
L1和L2的关系和平衡是执行层的问题。这里有另外一个roadmap:加强L1的能力(提高gaslimit、加入stateless verification(比如verkle)和其他功能等),提高跨L2的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提高blobs等。
我也觉得L2是不是给L1付足够的交易费这个问题不能过于从短期的角度来看。比如:
-
4844之前,大家的埋怨是相反的:L1是不是吸L2的血?
-
现在,最近30天的blob费用是500ETH
-
如果blobtarget提高从3到128,按照我们的计划,如果blobgasprice是一样的,会每个月消耗21,333ETH,每年256,000ETH
所以这里的叙事容易快速改变,现在我们需要加强L1,让应该在L1发生的事情能在L1发生,增加blobs,然后保持我们社群的适应性(adaptability)。
提问:你决定重新站出来领导以太坊基金会,我相信经过了非常多的考量,这是一个很不容易的决定,是一种纵情一跃、凝望深渊的勇气,我非常钦佩。你介意今天跟我们分享一下你的整个思考过程吗?
与此同时,我很好奇你是否认可中国?我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针对你和Ameen的讨论中提到的「properboard」:在步上正确的发展道路之前,你是否认为组织需要强力的领导者来引导和修正方向?
V神:去中心化不等于什么都不做。
我觉得现在区块链的社群,和整个世界,处于一个比较危险的状态。有很多没有长期价值,甚至恶意的事情在发生,这些事情和背后的人获得了很多的关注。
但是我们不能只对这些事情喊反对,然后不提供更好的替代方案。所以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做好这个替代方案,演示证明一个稳定的、更光明的未来是可能的。
在这里我同时说的是区块链圈子里(如果一天内跌97%的memecoin不是我们的未来,那什么才是?),还有一种社会整体方面:现在很多人觉得民主方式是不可能的,只能靠强人领导来做事情。但是在Devcon上有一位政治学家跟我说,他非常尊重以太坊的原因之一是,我们就是一个真正的开放去中心化生态,我们到现在这个模式成功了,这让他看到了希望。所以如果我们能用这种方式成功,对世界的正面影响可能会非常大,会给很多人提供他们可以追随的光明成功的例子。
但是「去中心化」不等于「什么都不做」。以太坊基金会的「subtraction」哲学并不是「把基金会减少到0」,而是一种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如果在某个地方生态出现不平衡(比如,生态的一部分过于中心化,或者有一个重要但其他人不做的公共物品),我们可以来帮助平衡。解决了这个问题之后,基金会可以从那个领域撤退。如果在一个新的地方出现不平衡,我们可以把资源搬到那里,等等。
在中国文化里,我们追求的方式可能最像《道德经》的思想,但是走这条路需要智慧,需要基金会在某些地方提升能力,这不是「什么都不做就成功」的问题。所以短期内需要投入更多的努力来做一些重要的调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3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