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交易所River执行长Alexander Leishman近日担忧,微软推出的新量子运算晶片可能加速比特币量子威胁的到来。即便量子运算对加密货币的风险仍需多年才能真正浮上台面,但他强调,现在就应该开始讨论应对方案。
微软量子运算晶片或将加速威胁比特币
根据Leishman的说法,微软最新的量子运算(QC)晶片Majorana1的推出,可能缩短比特币寻找抗量子威胁解决方案的时间。
去年12月,Google发布了首款量子运算晶片Willow;紧接着在几天前,微软的Majorana1也加入了量子运算领域的行列。
Leishman对此发推指出,尽管能威胁加密货币的突破性量子运算技术仍需多年才能实现,但Majorana1的问世可能缩短这个时间:目前,Majorana1距离这样的进展仍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可能在2027年至2029年间达到100万量子位元(qubit)。若运行数日到数周,这样的量子运算机或能透过远程攻击破解比特币地址。
并补充,「即使威胁可能在十年后才真正来临,及早弥平风险仍然至关重要。」
量子运算威胁是否被夸大?
量子运算可能威胁加密货币安全的担忧早已不是第一次,但社群对此抱持怀疑态度,认为问题似乎没有想像中严重。
传统金融机构首当其冲?
部分认为,具备破解密码学能力的量子计算机可能会优先攻击银行或传统金融机构,而非比特币市场。毕竟比起比特币市值仅约3.2兆美元,管理数以百兆美元资产的传统金融市场似乎更具吸引力。
然而,Leishman认为「如果比特币会受影响,那么整个银行系统也会崩溃」的说法并不完全正确:银行系统具有多层安全防护。即使量子运算能够破解网络加密协议(HTTPS),进行流量拦截(DoS)或DNS劫持攻击(DNScachepollution)仍然相当困难,更别提会让金融体系全面崩溃。
并强调,「传统金融机构除了公开金钥密码学外,还运用IP白名单、以及不受量子运算影响的对称密码验证等多层安全机制,这些机制让黑客更难以入侵系统。」
他也强调,即便攻击者成功渗透银行系统,资金转移仍受到严格监控,骇客也难以获得盗取的资金:因此,量子运算机不会让黑客轻易取得高盛的所有资金,但它确实可能让数十亿美元的比特币资产暴露于风险之中。
量子运算的挑战会先来来临?
也有社群表示已对量子运算所造成的加密恐慌感到筋疲力竭,认为该技术还远未成熟,无须太过担心:没有人讨论过量子运算正面临的重大挑战,例如热力学限制、存储器需求及计算可持续性的问题。此外,量子计算更适合用于机率建模(Probabilistic Modeling)领域,而非解决加密领域的离散数学问题。
比特币应对方案:BIP-360
与此同时,比特币社群已开始研究潜在的解决方案,《The Investor’s Podcast Network》共同创办人Preston Pys指出,BIP-360是目前主要的应对方案,并且有可能透过软分叉(softfork)实施:提案透过软分叉将比特币转换为抗量子结构,以替换现有的易受攻击的签名方法。
并补充,「量子运算对比特币的威胁虽不是短期内的问题,但仍需要认真讨论并及早应对,以确保比特币网络的长期安全。」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1213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