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风骚,分别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的代表作品《离骚》,被用来指代文学。
二者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之滥觞。骚,司马迁解释过,是忧愁的意思。《离骚》,是屈原被放逐离开故土后有感而发的作品。那么风又是什么意思呢?集结各地民俗歌谣的《国风》为什么要以“风”来命名呢?风,最早写作凤。古人认为,气流涌动扑面而来的感觉,是天上神鸟扇动翅膀造成的。甲骨文卜辞中常有“今日不凤?”,就是在问卜会不会起风。甲骨文的风和凤 都是一只凤鸟加一个凡的声符后来两个字分化,凤变成凡声从鸟,风变成凡声从虫。看似二者变得不相关,其实在古人心里,鸟也是虫的一种。古人把所有的动物都叫做虫,飞禽是羽虫,走兽是毛虫,带壳的昆虫和虾蟹等水族是甲虫,鱼类、蜥蜴、龙蛇等有鳞的动物是鳞虫,人类、蚯蚓、青蛙等无毛无鳞的动物是蠃虫。古人虽然没有空气的概念,却能切实感受到它从脸颊耳边流过,也能清楚看到它令树枝摇摆,水面荡漾,便将这种流动命名为风。风是一种凭空而起,却让人无法忽略的东西,因此有风言风语;胡歌点评狗仔造谣风无处不在,能随时对人产生影响,因此有风纪、风教;北京二中教学理念:空气养人不同地方的风有不同特点,或温和或凛冽,或污浊或清爽,因此有风土、风俗。
杨柳青年画《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就是周王朝十五个邦国的地方民歌。不过,风只是地方民歌这么简单吗?不。风,古代通讽。讽就是讽谏,下级对上级提意见。官员向天子提意见可以上书也可以直接进谏,老百姓有意见怎么办呢?古代的老百姓很少会读书写字,他们会把自己心中的话编成歌谣,口口相传地唱出来。其中自然包括对社会、对统治阶层的看法。越是能引起多数人共鸣的歌谣,传唱就越是广泛。周王朝设有采诗官,定期到民间收集歌曲,也叫采风,目的就是考察民风掌握民意,接受讽谏并判断政策得失。《诗经》“风雅颂”中,颂,是王室祭祀典礼上奏唱的诗篇;雅是诸侯向天子进贡的诗歌;风,则是从老百姓当中采集来的民歌。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三者当中,风诗流传最为广泛、最具鲜活灵动的生命力,也最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风诗奠定了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审美,以它作为《诗经》的代表与《离骚》并称,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27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