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臣武将 · 牛人 –
…
公元743年,李白因纵酒以自昏秽,被李隆基赐金放还,上了唐朝的热搜头条。
当时天下皆议,实属顶流,无人出去左右,连王维也不行。
次年,“诗仙”和“诗圣”于东都洛阳有了史上第一次会面,举世瞩目,再次冲上热搜榜。
是年,李、杜二人游游荡荡,到了故宋之地,李白“梁园”挥笔题壁,留千古美名,坊间口口相传。
但是,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忽略了一个人,他就是高适。
彼时,他已经入不惑之年,依旧籍籍无名,要5年后,他才以睢阳太守张九皋荐举,应有道科中第。
这个世界是现实的,无名便无分,所以人们只记得李、杜曾在此一聚,放情畅饮,留下了“千金买壁”之典故,也成就了李白最后一段姻缘。
李白题诗时,高适就坐在酒桌上自斟自饮。
《梁园吟》成,高适赞到:字字珠玑,掷地有声。
杜甫则高歌:真乃下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也!
席间,有一位姑娘化身为琴师,见一僧侣心疼白壁染墨,欲抹去,心疼不已,便花千金买下那堵墙,她就是李白的小迷妹,前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煜。
高适与杜甫愿成人之好,遂从中做媒,不日后李白娶宗煜过门,也为这几个人之间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多年以后,“安史之乱”爆发,李白入永王璘幕府,高适、杜甫纷纷投靠唐肃宗李亨,均获官。
永王璘南巡兵乱后,李亨授高适为淮南节度使,讨伐永王,获全胜,李白锒铛入狱,幸得宗煜奔走相救,才被流放夜郎。
此间,杜甫连寄几封书信,问询李白安危,亦作诗替李白喊冤。李白狱中被禁,无奈之下赋诗成简,寄与高适,望其能念旧情而搭救,高适未予回复,故留下“不仁不义”之名。
实际上,高适当时也无法决断李白的未来,生杀大权都在唐肃宗手里。
就这样,梁园畅饮的三个盛唐大诗人,命运在此有了巨大的变数。后来,杜甫落魄时,高适曾多次伸以援手,也足以证明李白助永王起兵之罪,是他权力内无法营救的。
谁让李白诗名过盛呢,不斩立决已经是格外开恩。
高适与杜甫交好,是因为他们之间还有另一层关系,杜甫获封左拾遗后,曾举力营救宰相房琯,因此触怒唐肃宗,尽管有张镐力保,肃宗依旧直言:帝自是不甚省录。
就在房琯被罢相后,他府上的一位著名琴师也被逐出长安,流落江湖,他就是董大董庭兰。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人,连苏东坡也给过他至高的评价。
离开京师后,董庭兰曾漂泊到睢阳,与高适有过畅饮,酒足饭饱之后,高适赋诗一首为董庭兰送别,成千古经典篇章。
– 诗文赏析 –
..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
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出自高适的《别董大》
自古至今,在众多“送别”诗中,高适这首可谓是举重若轻,堪为翘楚。尤其是颔联那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更是千古名句,不朽的经典。
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只会背诵这首诗的上半阕,因为下半阙被后人分剥成《别董大·其二》,并没有被收录到教材中,就像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以及李绅的《悯农》一样。
诗的上半阙,高适写得是豪情万丈,凄凉悲壮,叙尽了离情别意。
可是读完下半阙,你会发现,这是高适的一首“蹭饭”诗,且蹭得心安理得。
诗文大意可解为:
如同四处飘摇的鸟儿一样,奔波无果。如今只能自艾自怜,一晃离开京城已经十几年了;大丈夫贫穷卑微谁又心甘情愿,就像今天我们相聚,我却掏不出酒钱,为兄切莫见笑。
此诗一成,董庭兰欣然埋了单,因为他的确是不缺钱,随便弹一首曲子都值千金,毕竟他可曾是宰相府中的座上宾。
所以,高适就这样的一夸一自嘲,成功蹭了一顿饭,还留下了一首千古经典,文笔属实了得。
实际上,高适在盛唐文坛的朋友要比李白更多,王维、王昌龄、岑参、严武等,都是高适的知心好友,皆有很深的过从。
况且,他后来曾迁升至刑部侍郎,封渤海县侯,因为他出身于“渤海高氏”,是真正的名门望族,这一点他和杜甫旗鼓相当。
如果以后你也想“蹭吃蹭喝”,不妨当席吟诵高适这首诗,但交朋友还是要真诚的,偶尔让好朋友请自己一顿也就够了,不能每次都这样,否则你会没朋友的。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29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