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五谷不显,五谷不分。
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人们喜(xi)欢用“五谷丰登”来形容丰收,也常用“五谷不分”来指生产劳动经验和常识的欠缺。那么,什么是谷物呢?
五谷还是六谷?
“古”来源于同音字“古”的简化。在古代是指带壳的粮食。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刀耕火种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一轮又一轮的耕种和收获中,一些更适合种植和传播的谷物从同类中脱颖而出,成为餐桌的主流,其中“五谷”就是典型。
谷物的记载最早出现在《论语微子》年。鲁与孔子同行,途中失散。遇到一个正在干活的老人,就问他有没有见到师傅。老人回答:“老师是谁?”可见当时已经有五谷杂粮的说法了。其他关于五谷的记载有《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人耕种庄稼,树木耕种五谷。五谷丰登,人为耕。”而《周礼天官疾医》说:“五味五谷五药,用来养病”。
在此之前,文献没有提到“五谷”,都是说“百谷”。当然,并不是说谷物的品种从一百种减少到了五种,“百粒”只是谷物的统称,并没有真正的一百种。五谷用法的出现,表明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主要谷物的总分类。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找到了几种口感最好、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
为什么又是数字5?与西方文化中与五的冲突(如黑色星期五)相反,五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吉祥的数字。五排在中间,所以常被认为是一个适中的数字。很多东西都喜(xi)欢用五,比如“三纲五常”,“三皇五帝”,“四书五经”,古代军队编的“五人”,五行的“金木水火”。
与“万物始于一”、“二而一命”、“三而全”的虚数意义不同,数字五常用作实数。既然有“五谷”之说,就要从众多的五谷中排出一、二、三、四、五。
东汉经学大师郑玄在给《周礼》的笔记中说:“五谷、麻、粟、麦、豆也。”至于《孟子滕文公上》顾的注解,给出了答案:“米、粟、黍、麦。”
这两种谷物的定义差别不大。“豆”和“壳”是同一种作物。不同的是,一个不提“米”,一个不提“麻”。也有人把两种粮食结合起来,就有了“六谷”,即稻、粟、黍、麦、稻、麻六种主要农作物。在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这本书里,有《审时》篇关于农耕技术的文章,专门列举和比较了谷类、粟、稻、麻、米、麦六种谷物种植的优劣。还有103010背诵的六种六谷:“米、米、粟、黍,这六谷就是人吃的。”
谷物种植历史悠久。大豆起源于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种植。现在除了作为一种副食,已经很少用来替代大米了。相反,大豆作为榨油和工业原料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大麻的种植也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北方种植大麻,南方可能已经种植苎麻。大麻作为农作物的用途,不仅仅是大麻种子可以炒制或煮粥,还可以织布。103010说:“躲在取之不尽的房子里的,养桑麻六畜。”陶谦《三字经》诗曰:“相逢无杂言,桑麻字长。”桑树喂蚕取丝,栽桑树取纤维。桑麻是中国古代在棉花到来之前的穿衣方式。但在以五谷为内涵的“五谷”中,麻之后的衰落也是自然的。可以看出,无论是五谷还是六谷,总有实力的转移,五谷队伍中的顺序也在迭代更新。
黍稷曾是领跑者
如果五谷几大五谷争霸,那么姬姓曾经是第一名。103010有“姬,马蹄蟹”。颗粒的长度。“既然纹路长,自然有很多象征意义。从周代开始,以小米为代表的谷物神和以社会为代表的土地神的组合,成为农业社会最重要的原始崇拜,象征着国家繁荣安康所必需的稳定的粮食基础。103010年记载,社稷祭坛位于宫殿右侧,与位于宫殿左侧的祠堂相对。之后国家就成了国家的参照物,《管子牧民》中的“君主死于国家”就是君主与国家同生共死。此外,周朝的农官也叫后稷;在古代,祭祀神灵的祠堂叫姬祠;同一个寺庙叫嵇寺。
那么,小米是什么?一个以为是小米,《归园田居》的纸条上写着“小米,小米也。”一说是高粱,李《说文》就说:“姬,现在人们都叫它高粱。”还有一种说法是小米的一种,《周礼考工记》中的分类是:“粘的是小米,不粘的是小米。”万老师在《礼记曲礼下》一书中认可了第一种说法,即小米就是小米,也就是俗称的小米。
今天,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小米的野生种,俗称狗尾草,古人驯化小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从山西万全县井村、陕西xi半坡村、河南单县庙底沟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米粒和谷壳来看,当时人们就开始用谷子作食物了。
南北朝以前,谷子在我国栽培作物中一直占据第一位。小米不仅可以作为小米的专名,也可以因为其重要性而作为所有谷物的统称。103010年,到了五谷丰登的季节,要尝麦、粟、米、麻,但说到小米,不说“尝五谷”,而说“尝新”。作为周朝以来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谷子的丰收象征着新一轮耕作的起点,意味着新谷连接旧谷。
进一步发展,小米的专名“禾”、“粟”,都演变成了谷物的通称。诗经《尔雅释草》里说:“九月建园,十月收庄稼。”聂《广雅疏证》说,“六月禾
未秀,官家已修仓。”《吕氏春秋·审时》和《齐民要术》记载的六大谷物里,禾也都是排在第一位。在商周时代,能和稷争夺头把交椅的只有黍。黍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碾成米后就是北方俗称的黄米。《说文》里解释:“黍,禾属而黏者也。”黍是商代酿酒的重要原料,酿成的酒叫做黍酒、黍醅,早期地位可见一斑,甲骨文中出现多次的“黍”字也证明了这一点。黍还是《诗经》中出现最为频繁的一种粮食作物,见于《黍离》《下泉》《硕鼠》《鸨羽》《七月》等多篇。著名的《硕鼠》篇里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不过因为只能栽植于北方高寒地带,单位面积产量不如谷,到了春秋战国时,黍排在了稷之后,且一直没有超越。从各种对五谷的注释,以及《周礼》中对于九州适宜种植的谷物的记载来看,黍和稷在商周时的农作物中占有统治地位,全国范围内都是最重要的谷物,所以也有用“黍稷”相连指代“五谷”。《閟宫》里有“黍稷重穋,稙稚菽麦。”从饮食的普及性来说,黍比稷贵重,稷是平民的日常主食,所以才有了关于“社稷”这一说;而黍一般是贵族的日常食物,只有在丰收年里,平民才有机会品尝——《周颂·良耜》郑笺曰:“丰年之时,虽贱者犹食黍”。稷和黍的早期领先主要在于它们耐旱、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生长期短的特性,在农业技术还未发达的商周时期更容易栽种。两者在粮食中的统治地位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才有所变化。春秋战国时人们以生产菽粟为主,到秦汉时则改为以麦为主。就全国来说,稷和黍现在都已远离人们的主食餐桌,另外两种超级谷物——稻和麦的崛起,不但改变了五谷的排序,还深刻影响了中国南北方的经济格局。 稻与麦后来居上水稻是典型的后来者居上。《朱子集传》曰:“稻,即今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者也。”稻是一年生草本植物,籽实称“稻谷”,去壳后所得就是常说的“大米”。虽然也是原产我国,新石器时代已种植于长江以南,但一开始稻在五谷中的位置并不突出,排在稷黍之后。甚至在另外一个版本的五谷里,稻干脆就消失了。究其原因,通常认为早期古代经济政治重心偏于北方黄河流域,直到汉代以前,南方都是一片地广人稀,农业技术远落后于北方,稻米的种植推广也相应缓慢。南方作物稻的重要性,要到唐后期才逐渐体现出来。尽管如此,《诗经》在《鸨羽》《七月》《甫田》《白华》等篇里也提到了稻。在《诗经》中,“稌”(音tú)也有“稻”的意思,《周颂·丰年》说“丰年多黍多稌。”只有丰年的时候才能吃上稻米,可见一开始稻米的产量远比不了稷和黍。从商周时起,稻米开始向北方传播,地位逐渐上升,唐代“安史之乱”以后,北方因长期战乱,农业生产遭受重创,人口往南方聚集,随之带去的种植技术也极大刺激了稻米的产量。唐代时稻的产量已经超过了稷;宋元时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稻麦两熟制由此在长江流域正式形成;也是从宋代起,有了“苏常熟,天下足”和“苏湖熟,天下足”(明代也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按照《天工开物》(1637年)的说法,明代的粮食产量,稻占十分之七,大小麦、谷子、黍等共占十分之三。由此可见当时稻已经成为五谷的榜首,麦紧随其后,稷和黍只有让出第一和第二的交椅。明清时候乃至今天,稻在粮食作物中的比重一直占绝对优势,发展出了以中国为核心、辐射东南亚的稻米文化圈。和稷、黍、稻不同,麦类在黄河中下游的种植较晚,考古发掘迄今没有发现黄河流域原始时代的麦作遗存,所以通常认为麦是被引入中国的。小麦的耐旱性明显不如一些中国原产的旱粮作物,所以在商周时期播种面积不大,在粮食作物中产量不高,但《诗经》里的《桑中》《载驰》《丘中有麻》《硕鼠》《七月》《生民》等篇已有提及。因为稀缺所以珍贵,“麦饭”是只有天子才能享用的。按照《礼记·内则》的说法,“诸侯朔食四簋:黍、稷、稻、粱。此则据诸侯,其天子则加以麦、蓏(音luǒ)为六。”麦在春秋战国时期发展较快,秦汉时期得到进一步推广,《晋书·五行志》说:“元帝大兴二年(319年),吴郡(今江苏)、吴兴(今浙江湖州)、东阳(今浙江东阳)无麦禾(即麦和稻),大饥。”可见普通百姓已经意识到麦的栽种价值。魏晋南北朝时,麦已经被推广到了南方。到了隋唐时候,麦的地位基本与粟平齐,同时唐代也首开稻麦复种一年两熟的种植模式。南宋初年,北方人口大批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珠江流域,也由此促使了小麦在南方的推广和稻麦两熟制在长江流域的形成。按照《天工开物》的估算,当时小麦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5%。可以明显看出,小麦在明代粮食作物中仅次于稻而居第二位。有人曾经做过考证估算,小麦的亩产在秦汉时期大约为120斤左右,明清时期约155斤左右,今天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小麦亩产一般为七八百斤,部分地区还出现了亩产1200斤至1500斤的成就。水稻的亩产在秦汉时期大约为100斤左右,明清时期约300斤左右,到今天,普通水稻每亩产量已经超过800斤,而超级杂交稻的亩产则超过2000斤。不久前,袁隆平团队更是创造了杂交水稻双季亩产突破3000斤的纪录。今天,我们仍然把五谷作为粮食的统称,但粮食产量的前五名里,已经没有了稷和黍,新的五谷前五强依次为稻谷、小麦、甘薯、玉米和大豆。事实上,关于五谷的内涵一直在变化,五谷里的排序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断变化的五谷,俨然一部微缩的农业史。 词源寻根“工薪”一词来自“薪俸”今天,我们常常用到一个词——“工薪阶层”,不过细究“工薪”二字的来源,其实是分两部分来说的。古代官员的工资叫做“薪俸”,“俸”指古代国家以粮食或以粮食折算成现钱发放的官员的俸禄;而光领到粮食难以为炊,还得有柴火,于是就有了“薪”。成语“杯水车薪”、《礼记·月令》里的“收秩薪柴”的“薪”,都是柴火的意思。粮食按期发放,但“薪”是额外的帮助,慢慢的,“薪”就有了政府在固定收入以外,额外给官吏津贴或补助的意思。今天的“工薪”一词从“薪俸”而来,“工”延续了“俸”,指的是根据级别而来的固定工资收入;而“薪”则是工资以外的补贴和奖励。以工资加津贴、奖励为主要收入的人群,就被称为“工薪阶层”。万物相联早期度量衡和黄米有关在中国古代农耕社会,粮食的重要地位从早期度量衡上也有体现。以黍米颗粒的大小和轻重分别作为基本的长度和重量的度量衡折算。如《前汉·律历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长短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谷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也就是取黍种子里中等个头大小的为一分,十分为一寸,十寸为一尺。同样是《前汉·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一龠(音yuè)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意思也是以黍米为基准,1200粒黍米装到容器内,直到填平容器容积,对应的重量为十二铢,“两之”即十二铢乘以二的重量即是“两”,十六两为一斤……以此类推。咬文嚼字“秩”字原意是堆粮食我们把有条不紊的状态叫做“秩序”,无论是公共场合的活动,还是社会组织的运行,“有秩序”都是基本且必要的保障。五谷文化的又一次体现,是秩序里的“秩”字,也和五谷中的“禾”有关。《说文》里有:“秩,积也。从禾,失声。”秩是形声字,原本的字意是禾的堆积。丰收季节,收割好的庄稼像矢(箭)一样被层层叠加、整齐堆放起来,秩字衍生出“整齐、有秩序”的意思。另外,古代官员的俸禄依照等级、次序发放,“秩”字又有了官吏等级和俸禄的意思。如《史记·吕太后本纪》:“将相列侯郎吏皆以秩赐金。”(原五谷争霸 中华微缩农业史)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慧文流程编辑:u007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五谷不分的五谷是什么意思 五谷不分的五谷是哪几个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5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