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民国时期国术馆

中央国术馆 「老城记忆」民国安阳县国术馆

早年听父亲说他小时候在城里住,姥爷送他和两个表兄去天宁寺国术馆学武术,老师是杜连福。教的是“百式架”和八卦刀。说着,80岁走路颤颤巍巍的老父亲,还以拐杖代刀,摆出几个架势。也就是那个时候,才知道民国推广武术的机构叫国术馆。 民国时期,武术被称为“民族艺术”。1927年3月15日,中央国术馆成立,由国民政府直接领导。中央国术馆,全称是“中央国术馆体育传(xi)所”,以培养军队教官、中等以上学校教师及公共体育场所指导员为目的,地点在南京中央体育场(现南京体育学院)以南。中央国术馆建馆的发起人有国民党的著名人士蔡元培、孔祥熙、于右任、钮永健、张之江、张树声等。该馆设有理事会,由冯玉祥先生担任理事长。资料图片来自网络另有武术名家孙禄堂教形意拳,杨澄甫教杨式太极拳,龚润田教吴式太极拳,陈子荣教陈式太极拳,吴俊山和孙玉昆教八卦掌和擒拿,马英图教劈挂拳和八极拳,李玉山教燕青拳、太极鞭,孙玉铭教棍术,张本源教查拳。中央国术馆的馆训:“术德并重,文武兼修”学(xi)武术的目的是健身强种,在练武的同时,还要修身养性,学武也要学文,学文化,学科学,要精通武术各项理论和消化各项教材。中央国术馆的口号:“强种救国,御侮图存”。所以中央国术馆培养的武术人才,几乎都是术德并重,文武兼修的武林俊杰,分布在国内外,如国家体系的吴江平,北京体院张文广,云南省武协主席何福生,上海复旦大学李锡思,东北师大康绍远,武汉体院温敬铭(已故)等,这些人为武术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国术馆的特色是传承中国武术,术德并重,提升国民健康,以国术救国,整理武术资料,建立全国国术馆体系。全国国术馆为三级体系一·中央国术馆二·省市级国术馆三·县级国术馆国术馆是民国政府普及国术教育的一个官方机构,它的组织系统是中央以至县都要成立国术馆。安阳国术馆创设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全称为“安阳县国术馆”,馆址在老城天宁寺内。馆长由安阳县县长陈信兼任,副馆长由安阳县第一区区长刘诚斋兼任,董事由杜金华、于发源、张春秀、王化南组成,王化南任董事长。以下设有裁判、评议、教育三个组和一个训练班。裁判组二人:吴守正、杨风忠。评议组七人:张学先、张香远、吴天贵、杜存义、杨昆一、毕永德、张银胡。教育组三人,军事教员卢清和,国术教员姚桂生、杜连福。国术馆国考纪念章资料图训练班是短期培训,每期训练一个月。学员初期是向社会上招收,后来是地方推荐和国术馆考试相结合。学员受训毕业发给毕业证章和同学录各一。毕业证章是一枚圆形烧蓝铅牌,上绘长枪大刀图案,并有编号号码。安阳国术馆在天宁寺办了一期训练班,毕业学员64人。资料图来自络国术馆学员受训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方策任河南省第三行政区督察专员兼安阳县县长时,国术馆迁到神路街对口路南,东大街圣人庙,因该庙没有地方练武,操场设到鼓楼坡北头路北福惠寺的后院。迁到东大街圣人庙的国术馆,开办了三期训练班,并且将训练班改称为研究班。第一期毕业学员120人,第二期毕业90人,第三期毕业80人。连同在天宁寺毕业的64人,安阳国术馆自开创至结束,培养培训毕业学员354人。县级成立国术馆,区政府成立国术社。安阳各区国术社1932年以后才普遍成立。各学校都向国术馆聘请国术教师。1937年日寇占领安阳,安阳国术馆解体,1945年抗战胜利,国术馆才又恢复起来。馆址设在县西街路北广场,除五间平房外,一无所有,这次恢复,只是形式,因为政府无暇顾及国术活动。1949年安阳解放,“安阳县国术馆”成为历史。百度《民国中央国术馆》资料和《安阳市武术志》

安阳国术馆 河南民国时期国术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58351.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上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下一篇 2023年10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