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水怪 家乡的水塘
登临过冰天雪地高高在上的长白山天池,也饱览过盛传水怪出没的新疆喀纳斯美女湖,领略过碧海蓝天、海鸥翱翔的云南滇池,也到访过有“海外别一洞天”之称的宝岛台湾阿里山日月潭。但最令我难以忘怀的却永远是家乡那些一边靠着青山一边连着稻田或方或圆曲曲弯弯平平坦坦且平平淡琰,几亩十几亩见方的山塘。 多年以前的孩童时代,象我们这样的乡下孩子就是在家乡那些山塘的怀抱里淘气长大。虽然那六七十年代的时光,有些吃不饱穿不暖,但左邻右舍,远没有如今的贫富之分,一村子一湾子的人“五十步不笑百步”,清贫但快乐。 春天,毛毛细雨之中,呼朋唤友,找上锄头到菜园的肥土地里挖上几条蚯蚓,装入长长的竹筒里,带上山里砍的细竹钓杆,撑一把伞骨都不全了的旧雨伞。钓起几条活蹦乱跳的土鲫鱼,摘上一把碧绿油光的辣椒,哪家有挂面的就去哪家“打干伙”(聚餐之意)。要是哪家能出舀几碗米酒来,那就是一顿难得享受的美餐哩。 春去夏来,暑假一放,刚好是一年中最忙的“双抢”时节(抢收早稻,抢插晚稻)。少小的我们也得跟大人们一样累得腰酸背痛腿抽筋。可毕竟年少顽皮,只要能找到一丝空闲,便翻箱倒柜找出母亲布鞋的麻绳剪上一长截,一头系上一小团棉花,一头拴牢在木棍或竹杆上,跑去塘边吊“麻公”(类似牛蛙)。要么就是从田里收工一上岸,就争先恐后地跳进塘里,洗净一身的禾毛谷灰和臭汗,然后赤条条仰面浮在这太阳晒了一天,颇有几分温热的水面,目送夕阳渐渐西沉,身心充盈着一种不可言喻的空旷和清爽。 插完晚稻,马上就是立秋了,我们也要开学了。但一放学,我们还是离不了水塘的,因为到了秋季,除了红薯藤,地里已经找不到那些喂猪的嫩草了,而水塘的烂泥里长出来了一丛丛茂盛的丝草、菱角草,水面上浮起了成片成片的水葫芦,这些都是猪们的最爱。只要跳进塘里翻几个筋斗,游几个来回,就能采上满满一花篮。那时候家家养的一头两头土猪,可是没有什么饲料吃的,全是吃一点禾汤和土里水里的野草。虽然长得慢,可膘壮健康,从来没有打过什么预防针,喂过什么瘦肉精,也没见过什么非洲猪疫。 冬天呢?田里的晚稻已收了晒干入仓了,土里的红薯也挖了进窑了,山里的茶仔也捡回来榨油了。没什么忙的了,闲着呢,就去塘圹上转几圈,一路从地上寻找几块扁圆的石头片,在塘面上打出一路一路的水漂,惊起几只嘴长身短的啄鱼鸟一飞而起冲上山边的树梢。那些浅水处日渐干枯的荷叶已经一头栽入了水中。有些不怕冷的人撸起袖子,卷起裤脚,从烂泥里摸出几枝手臂粗的藕节,运气好时,在枯黄的高笋苗丛中,还能觅到几个饱肚的高笋哩。 哦,这就是幼时家乡的水塘,一边挨着青山,一边连着稻田。它没有美丽的景色,没有壮阔的波涛,也没有神奇的传说,有的只是父亲般的质朴,母亲般的胸怀。长大后的我即使走遍了大江南北,看遍了五湖四海,但时时萦绕在我心中的依然是家乡的那一眼眼水塘。
家乡的水塘如何写 家乡的水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59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