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县来历

东海省在哪 东海县西北片的地名文化内涵

江西地名研究,获取更多地名资讯关注摘要:东海西北片的地名,蕴含着丰富的地理文化与历史文化内容,体现了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化景观和政治生态,对我们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形地貌、村落位置、地域传说等诸多方面均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参考作用。关键词:东海西北片;地名;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东海县地处江苏省北部,与鲁南接壤。春秋时为鲁国南境,战国归楚。秦时属朐县,后归薛郡,又改隶东海郡。南北朝时,始置东海县。隋唐以后,主要归海州。民国元年,海州直隶州改为东海县。建国后,隶属临沂专区三年后,于1953年改隶徐州专区。1983年,改隶连云港市至今。东海县东与连云港市区接壤,东北、东南、西南和南分别与赣榆、灌云、新沂、沭阳四县(区)毗邻,西、北分别与山东郯城、临沭两县相连。依照是否保留入声的标准,东海方言分为东南和西北两片。石湖、洪庄、石埠、桃林、山左口、双店、石榴、横沟、青湖、南辰、石梁河、黄川、李埝、李埝林场、温泉等15个乡(镇、场)属于西北片。西北片没有入声,属于北方方言,受鲁文化影响为主。这里主要谈西北片地名及其文化。一、地名地理文化1.与“山”“土”“石”有关的命名乡镇名有:山左口、石埠。(位于西部)村名有:北部地区:土山、陈岭、兴庄岭、王埠(以上属石梁河乡,后面只写乡镇简称)、东山后、西山后(南辰)。西部地区:辉山、楼山、山西头、高山子、窝子、李埝、石寨(李埝)、西岭、英山(山左口)、白岭、孔岭、七埝(桃林)、石埠、道埝(石埠)、陈山子(李埝林场)。中部地区:羽山、羽阳(温泉)、前岭、季岭、梁圩子、竹墩(双店)。东部地区:李岭、新顶、刘顶(黄川)、东岭、磨山、西丰墩、东丰墩(青湖)、坡林、房埠(横沟)。在山岭旁边的村庄,名字往往会带个“山”“岭”,还有带“峰”字的,主要分布于本县东南片,有驼峰、安峰等。本区域西部以“山”“岭”命名居多,说明丘陵多,因缺乏水资源,经济相对比较落后。那些地势低洼,容易受水害的地方,老百姓往往要把房屋建在洼地中的高处,“墩”“埠”“顶”就成了村庄的名称,主要处于中东部。在山地丘陵地区低凹处建村立庄,称“窝”。地势相对低洼,需要建立防水护田的堤岸,村庄往往命名为“埝”“圩”(“埝”又作“堰”,“圩”又作“围”)。在老百姓的口语中,“圩”字更普遍,比如“程圩子”“王圩子”“李圩子”等,以前“圩”除了防水功能外,还有防贼匪的作用。李埝“石寨”村最初村西曾有一个40米长的石头寨子以挡山洪。2.与“水”有关的命名乡镇名有:横沟(东部)、黄川(东部)、石梁河(北部)、青湖(东部)、温泉(中部)。村名有:北部地区:胜泉、张湖、韩湖、袁湖、葛沟、石梁河(石梁河)、长沙头(南辰)。西部地区:连汪(原名莲花汪)、黑豆涧(李埝)、石桥河、双湖(山左口)、芦沃、顶湖(桃林)、上河、下河、水湖(石埠)。中部地区:刘湾、湾子(温泉)、东池、西池、北涧、河下口(双店)、黄塘、团池、水库(石湖)、河南、连湾(洪庄)。东部地区:前湾、南湾、夹河、时湖、临洪、上河套、下河套(黄川)、五河、条河、河口、花荡、泉沟、朱洲(青湖)、横沟、连湾、甘汪(横沟)、埝河、柳汪、浦西、麻汪、博汪、窑湾(石榴)。村庄带“河”“川”字的说明紧挨河流,这样可以得到比较充足的水源,相对比较富裕。村庄建在河滩上的往往带个“滩”“坡”或“洲”字。本区没有带“滩”字的地名,主要出现在东南片,说明本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在河道拐弯出口处,村名往往带个“湾”“浦”“口”。村落靠近湖泊或汪塘的,名称往往带“湖”“汪”“塘”“荡”“池”“沃”等。东南部还有许多叫“洼”的村庄,说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靠近河沟、溪涧的村庄,往往要带个“沟”“涧”。当然,有些沟非雨季不一定有水。此外,不带“水”字而暗含“水”的地名有石榴镇的“李白”,双店镇的“王白”“孔白”,原因是它们都临近白沙河。由以上统计可知,本区域西北部以“山”命名的地方偏多,中部和东部以“水”命名的地方偏多,说明本区域地势西高东低。地图显示,马陵山穿西部边境而过,自北向南蜿蜒经过李埝、山左口、石埠,为新沂、郯城、东海三县界山,“山左口乡”即因位于马陵山山口而得名。马陵山在本县境内南北长37.6公里,东西宽3-8公里,最高峰海拔125米,属于丘陵地貌,以种植小麦、花生、地瓜、大豆、玉米为主。因中西部山多,故有泉水产出。羽山脚下有温泉,明代隆庆年间即有“冬夏如汤”的记载。1992年10月,国家地质矿产部南京综合岩矿测试中心验证,李埝林场西侧石泉水,属于低钠低矿化含偏硅酸天然优质矿泉水,内含铁、锰、铜等十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石梁河乡胜泉村北有一处古老的名泉,泉水如注,人称“东海眼”。中、东部“水”多,水稻种植面积较大。3.与方位有关的地名这样的地名有:东榴、西榴、东安、西马、浦西(属石榴)、前湾、南湾、东埠、西埠、前园、上河套、下河套(黄川)、前代邑、后代邑(石梁河)、东山后、西山后、北辰、东窑、西朱范(南辰)、青北、青南、青西、东五河、西五河、东丰墩、西丰墩、东丁旺、西丁旺、东岭、东朱洲(青湖)、东连湾、西连湾、西晓庄(横沟)、羽阳(温泉)、前双、后双、前昌、后昌、东池、西池、竹北、竹西、南双、北沟、前岭、北涧(双店)、东李埝、西李埝、东高埝、西高埝、山西头(李埝)、山左口西、山左口北、山左口南、前贤、后贤、南古寨、北古寨、中寨、上左庄、下左庄、西岭(山左口)、桃北、桃东、桃西、前皇、后皇、北芹口、南芹(桃林)、徐东、徐西、上河、营南、东石埠、西石埠、河南、陈西、连东(洪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方位概念,方位词的前后附加是常见的地名构造方式。本地区方位地名包括除“右”外的所有方位:“上、中、下、前、后、左、东、西、南、北”。在同一区域,带方位词的地名很多都是成对出现,表现了方位地名的相对性。有些是先有一个村庄,后来人口数量扩大,于是又在原村庄的某个方向另建一村,于是就以原庄为参照物确定方位,原村庄也就有了方位性。在我国地名中独有的方位词是“阴、阳”二字,中国传统哲学认为,“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这与我国的山脉、水流的走向有关。本地只有一个“羽阳”村,位于羽山南面,羽山为境内最高峰,海拔269.5米,但只是一座孤山,同时又是一座界山,阳面为东海,阴面为临沭,东西长3公里,南北宽1.5公里。中国带“阴阳”的地名一般处于大江大河、大山大岭南部或北部,如淮阴(淮水南)、沭阳(沭河北)、蒙阴(蒙山北)、南阳(伏牛山南汉水北)、沈阳(沈水北),这说明本地区缺少大江大河,大山大岭。4.以数词为地名三里店(石榴)、七里沟(黄川)、九龙湾(石梁河)、双店、三铺(双店)、五联(李埝)、七埝(桃林)、十里庄(洪庄)。以数词命名的村庄很少,多数应该是后起的,由于人口扩大,新的村庄诞生,在原来村庄的基础之上加以命名,或以距离,或以数量。一百多年前,一户人家在东石榴树东北三里落户开店,故得村名“三里店”。“七里沟”过去有一条长度七里的河沟从村里通过,因曹姓多,故又叫“曹七里沟”。“九龙湾”村东有九龙湾流水沟。传说曾有人在“双店”设两个店铺,后发展为村庄。“三铺”得名于此地曾经有座庙,庙中有三个菩萨,故名“三菩”,后讹为“三铺”。“五联”可能与五处村庄联合而得名。“七埝”因该村有七道土埝而得名。“十里庄”因距离徐塘庄十里路得名。二、地名与历史文化1.以姓氏为名的村庄占有相当的数量如:丁庄、马圩、姜庄、李白、杨圩(石榴)、徐庄、尤庄(石湖)、宋吴、刘顶、陈墩、张桥、朱桥、许村、李岭、张村(黄川)、张湖、陈岭、韩湖、魏庄、袁湖、贾庄、葛沟、刘金、王埠(石梁河)、郑村、朱范(南辰)、丁旺、王朱洲、阚朱洲、花荡(青湖)、司坡林、张坡林、吴坡林(横沟)、刘湾、朱沟(温泉)、王白、孔白、宋庄、梁圩、范庄、季岭(双店)、李埝、高埝、杨宅子、高山子、邵家、金家、佘家(李埝)、鲁庄、吴庄、单新庄(山左口)、孔岭、彭庄、徐才庄、韩庄、王官庄、葛芹、马芹、苗蛤庄、邱蛤庄(桃林)、大李、徐塘(石埠)、郭马、郭杨、王庄、洪庄(洪庄)、陈山子、陈行(李埝林场)。由于战争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元朝末年,明代初年至永乐年间,政府组织过几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移民给地名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以姓氏为居住地命名是一种简便快速的命名方式”。因此,有些村庄,很可能是移民的后代。有些形式对称的地名极有可能是因为移民的始祖是亲兄弟或结伴同行的伙伴。除了政府组织的移民外,外地逃荒要饭来此定居,也是一种变相的移民方式,如石榴镇的“新庄”就是由二三百年前的郯城人逃荒落户。2.与屯兵驻军有关的地名屯兵和驻军是古代行军打仗重要的一环,凡是遭遇过此类事件的地方,往往会给村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这些地方后来就以“屯”“营”“团”“总”或“寨”字命名。传说青湖镇“小屯”村南岭墩上在明朝永乐年间曾积粮屯兵,设立兵站。石埠乡的“营南村”北曾经驻扎过部队的营房。石湖乡的“楚团”村名据说来自楚霸王项羽,因楚霸王一位副将曾经逃难驻军于此。洪庄乡的“薛团”村相传与唐朝薛仁贵(名礼)有关,因为薛仁贵征讨东方时曾驻军于此。黄川乡的“演马”村,相传有一个武举人曾经在此骑马演练。传说唐太宗东征,曾将第十总部分部驻扎于如今的“小十总”村。驻扎第十总部的地方现在叫“大十总”村。传说薛仁贵征东,曾在山左口乡“古寨”村安营扎寨,今天又分为南古寨、北古寨、中古寨。3.与“历史传说”有关的地名题有一些村庄命名与历史人物或民间故事有关。“羽山”三别名:“禹山”“迂山”“淤山”。原因如下:远古时期,此地属东夷,首领少昊氏以鸟为图腾,故曰“羽山”。尧时曾经洪水滔天,帝派鲧治水,堵水失败,被殛于此处,“鲧腹生禹”,因禹生于此地,故称“禹山”。秦始皇修长城,命百姓把碌碡滚到工地,百姓苦不堪言,太白金星悯之,剪掉头发,发给百姓每人一根,以之鞭碌碡,轻而易举到达工地,始皇奇之,突发奇想,把头发集中编成长鞭,用之鞭山填海,只有羽山白天入海,夜晚迂回,始皇叹曰:“只见过‘迂’人,没见过还有‘迂’山!”“迂山”因之得名。老百姓看见羽山从东海回来,满头淤泥,于是称作“淤山”。青湖有个“鞭打汪”,据说有个贾少爷曾在此钓鳖,一只小花鳖被钓了上来,水也跟着往上涨,贾少爷撒腿就跑,一直跑到城隍庙,磕头不止,哀求城隍救命,只听“啪啪啪”三声鞭响,水位退去。从此,钓鳖处名“鞭打汪”。传说李埝乡黑豆涧“碌碡沟”原叫“吕家沟”,有个吕姓大户,家中有人在朝廷为官,因得罪皇上被灭九族,只剩几个破碌碡,于是改名“碌碡沟”。石榴镇“讲(xi)”村,曾有一个外国传教士讲(xi)于此。黄川“和屯”村来源于一个和尚曾居住于此。横沟“存村”得名于传说,穷人曾于此与财主斗争得胜,得以存身。李埝乡有个村子叫“恰恰”,现在有前恰恰、后恰恰、小恰恰,传说此地原名“浦汪”,分前浦汪、后浦汪,住有一户“庞”姓人家,或曰姓“逄”,总之与螃蟹的“螃”同音,日子过得很富裕,成了远近闻名的财主,但他为富不仁,经常欺压百姓,百姓怨恨不已。一个能卜吉凶看风水的“阴阳”先生,唤作王忠义,北方人氏,某天傍晚时分,正巧路过庞家门口,见女主人正在烙饼,就提出借宿一晚的请求,结果女主人置之不理,王先生又提出吃饼请求,女主人非但不给,且出言不逊,说:“我就是喂狗,给小孩垫腚,也不会给你吃!”王先生十分气愤,就到村中打听,搞清楚了这家人的来历,也知道了百姓的不满,他对百姓说:“姓庞的住在前后浦汪之间,如同螃蟹,得水得势,所以能够发财。如果你们把‘前浦汪’改名为‘前掐箍’,‘后浦汪’改为‘后掐腿’,这个姓庞的就好景不长了!”果然,没几年,庞家败落。后来“前掐箍”“后掐腿”讹变为“前掐掐”“后掐掐”,最终衍变为“前恰恰”“后恰恰”。4.与商业或建筑有关的地名地名中含有“店”“街”“坊”的,说明这些地方曾经商业繁华。本地有“双店”镇,青湖有“小店”村,洪庄有“阳街”村,横沟有“塘坊”村。国各地还有许多称“集”的地方,都昭示商业的发达。本地没有称“集”的地方,只有称“店”“街”“坊”的四个地方,说明此地商业相对落后。其次,还有称“桥”“栈”的,如黄川的“张桥”村、“朱桥”村,山左口的“石桥河”村,洪庄的“塔桥”村、“陈栈”村。“桥”为架在水或沟堑上的建筑,与人员聚集有关,有人过桥,才需要架桥。存放货物或留宿客商的地方为“栈”。这些地名,至少说明此地曾是人员聚集之处,人多的地方自然就会形成交易。石梁河乡有个“代邑”村,又分为“前代邑”和“后代邑”,“邑”的本意是人聚居的地方,多与城镇有关,传说有一个状元曾于此地建城。石榴镇的“车庄”因有大车而得名,恐怕与商业不无关系。5.与物产有关的地名石榴镇“石榴”村,显然与石榴有关,石榴的“柳汪”村,与柳树有关,本地有歌谣曰:“东安石榴博望瓜,柳汪葡萄家顶家。”传说汉代张骞出使西域有功,被封在石榴乡博望村,他就在此地种植石榴和葡萄(亦曰“蒲陶”)。也有人说“柳汪”原名“榴汪”。石湖“金塘”村,因产土金(学名“云母”)而得名。双店镇有“棠沂”“棠树”村,一定与棠树有关,古时“竹墩”村南有一个长满竹子的土墩。李埝乡“连汪”原叫“莲花汪”,夏季有莲花映日,“黑豆涧”村多植黑豆。桃林镇一定与桃有关。桃林镇还有几个与“芹”字有关的村子,如“北芹口”“南芹”“葛芹”“马芹”,据说此处原来有一条大沟,长满野生芹菜。建国后,本地流传民谣曰:“双店酱油桃林酒,美女出在山左口。”传说唐宋之时,桃林酒就名扬天下了,梁山好汉下海州路过此地,定要喝上一碗。明清时期,据说桃林有数十家酒坊,桃林酒成为贡酒,原籍东海的安徽督军马连甲曾把桃林酒进贡慈禧太后,太后称誉“桃林酒”胜过“杏花村”。有副对联盛赞桃林酒曰:“名扬苏鲁三千里,味占江北第一家。”石梁河乡有个“瓜安”村,原名“瓜干”,因此处居于高岭之上,地薄,多产地瓜。6.与良好愿望有关的地名有些村名,体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憧憬,如石榴镇的“兴隆”村,显然寄托着生意兴隆或生活兴旺的意思。“东安”村,笔者曾经工作于此地附近的横沟乡中学,我听过本地人的说法,说此地曾经一度民性刁蛮,不好管理,统治者为了镇住这股邪气,故起名“东安”。还有一个版本,据《江苏省东海县地名录》记载,因为此村首居者从西向东逃荒于此落户,为图吉利,取名“东安”。黄川乡有个“大兴”庄,我想其中的意思是不言而喻的。还有一个“胜昔”村,虽然我不知道是不是与毛主席的诗句“虎踞龙盘今胜昔”有关,但其中寄托了生活越过越好的愿望是一定的。青湖镇有“丁旺”村,显然希望人丁兴旺,或指姓丁的家族兴旺。双店镇有很多以“昌”命名的村庄,如“前昌”“后昌”“昌沂”“杨昌”“张昌”等,最初未分之前老百姓昵称“昌了”,繁荣昌盛之意。山左口有“大贤庄”,“贤”意为德盛才高,美好愿望一目了然。李埝“幸福庄”原名“可怜庄”,不愿被可怜,只愿真幸福。7.与谐音有关的地名如石湖的“贺庄”,传说这个地方原来货郎比较多,人称“货郎庄”,久而久之,简称“货庄”,后来讹变为“贺庄”,其实并非“贺”姓多。《江苏省东海县地名录》则认为“贺”为姓。黄川的“大尧”村,据说明朝时此地曾有一座“大窑”。“黄川”因座落河圈之中,原名“黄圈”。黄川“桃李”村,曾因陶、李二姓得名,“文革”时因陶姓为大地主,改为现名。“石湖”原有十六户人家,后衍变为“石湖”。传说石湖“廖塘”曾有一名大将弃子于此,故名“撂子塘”,讹为“廖塘”。“尤塘”原名“蚰蜓塘”。“乔团”原名“乔疃”。石榴镇“柳汪”原有一个大汪,形似牛头,称“牛头汪”,后因岸边长满柳树,改称“柳汪”。“麻汪”原称“马汪”,因此汪尝作饮马之用。石梁河“黄泥沟”村,原名“皇迷沟”,传说乾隆下江南在此迷路。南辰“小埠子”原名“小布子”,因有人曾于此设立售布点。青湖原名“苘庄湖”,一卖苘者曾居于此。“丁旺”原名“丁汪”。“朱嘴雁”原名“猪嘴雁”,因地形似猪。“关泉沟”原名“关犬沟”。横沟“停埠”原名“停步”,据传有三个老人逃荒于此,停步落户。“甘汪”村,原名“赶急汪”,传说山西洪洞县人被害人的红头苍蝇赶散急走,来此汪边居住。“石文港”原名“石王讲”,来源于石王斗宝的传说。双店“新昌沂”原名“新昌移”,因建水库移民于此。“北沟”原名“柏沟”,原居民柏姓为主,后绝户。“三铺”原名“三菩”,因此地有庙,内有三尊菩萨。“代相”原名“代戏箱”,原为汉朝古城,唐代薛仁贵征东时被毁,元时有李、郑二姓居住于此,称“大李庄”。清代时,李二和尚杀了郑家人,李姓从此远逃他乡。后颜姓欲搬来此处居住,拟请大戏班子连演三天,因搬家时先将戏剧箱子代捎而来,故称“代戏箱”,后衍变为“代相”。另一版本是口头传说,某个朝代,本村曾出个代理宰相。山左口乡“芝麻巷”原名“纸马巷”,因此村有人以扎纸马为生。“黑埠”原名“黑布”,因从前每逢香火大会,烧香者手举黑布旗子。“英山”原名“鹰山”,因村北岭上尝有老鹰出没。桃林镇“徐才庄”原名“徐裁庄”,因此庄曾有一位徐姓裁缝。8.与“官”“新”“小”有关的地名石榴镇“官路口”村,此村为交通要道,以前过往官人常在此休息。石梁河乡“官庄”,传说该村曾有人在京城做官。因人多,分出一部分另外建庄,名“小官庄”,原“官庄”称“大官庄”。横沟亦有“官庄”,因卜姓多,称“卜官庄”。双店镇棠树村有“官庄”,古时海州曾有一个县官来此续家谱,后分“大官庄”“小官庄”。李埝乡楼山村“官庄”,明末清初,海州县令令人居住于此,因靠近楼山村,故名“楼山官庄”,后改为“官庄”。后部分村民移居辉山村建庄,称“小官庄”。桃林镇“官庄”,后因王姓居多,改为“王官庄”。“官街”村,因过去此村常有官人路过,估计级别不低。洪庄乡“顾官庄”,很久以前,本庄有一眼水井名“官井”,估计是官府出资开挖,因顾姓多,故冠“顾”字。“朱官庄”,三百年前此地名“关庄”,后朱姓来此定居。李埝林场亦有“官庄”。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叫“官庄”的乡镇共有9个。至于叫“官庄”的村子,全国各地星罗棋布。“官庄”由来,一则因为村里出了大官,引以为豪。二则因为与官府或官员有关,借以自重。本区域的“官庄”之名,除了一个来自谐音外,两个未知。其它都与官员有关。官者,有权有势,百姓仰之惧之,故印象深刻。至今本地人还用“官”字做形容词,如“人家是官的”,意为保险的,有保证的。其次,还有很多以“新”和“小”冠名的村庄,凡此种种,大多从原来旧庄分离而来,相对过去老庄,自然为新为小了。从以上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东海西北片的地名,无论是地理文化,还是历史文化,都是十分丰富而饱满的,体现了这一特定区域的文化景观和政治生态,对我们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地形地貌、村落位置、地域传说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的认识价值和参考作用。作者:程志来源:《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选稿:耿曈编辑:吴雪菲校对:涂芝鑫审订:徐萍责任编辑:檀金玲(由于版面有限,文章注释内容请参照原文)欢迎来稿!欢迎交流!转载请注明来源:“江西地名研究”vx公zhong号

东海县名字由来 东海县房山镇地名的来历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聚才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 tenspace2022@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jucaifa.com/post/71179.html 商机洞察 金融谷 前沿技术

上一篇 2023年11月2日
下一篇 2023年11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